鲁兴勇
本站通讯员:鲁兴勇
中铁十五局二公司

广州与辛亥革命

—— ——鲁兴勇散文选登(35)

广州孙中山雕像
 
        广州一直被认为是与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最为密切的城市,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这座城市肯定少不了要对领导这场革命的领袖人物表示怀念。9月30日,孙中山戎装雕像揭幕仪式在孙中山大元帅纪念馆广场举行,据悉,孙中山戎装雕像是目前全国唯一以戎装出现的纪念性雕像。
  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虽然是在武昌爆发,若要真实回顾辛亥革命发展的全过程,都与广州这座城市有着密切联系。其一是辛亥革命的领导人以广东籍为最多;其二是广州与港澳相邻,又是内陆与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其三是广州地处边疆地区,远离清庭的管控;其四是广州为著名的华侨之乡,是华侨最多的大城市;其五是广州周边百姓受西方思想文化影响较早。
  如辛亥革命前的广东第一人康有为,当时多称他为“康广州”。康有为的故居就在与广州相邻的佛山市南海区,他的维新思想也是在广州得到传播和发扬。康有为在1879年初游香港时就感慨地说:“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 
       辛亥革命的真正领导者广东第二人孙中山,是看到康有为的和平之路解决不了问题,才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的民主革命,武装斗争运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领导了十次旨在推翻腐败清朝的武装起义,其中四次直接是在广州举行的,其余各次也与广州联系密切。
       在广州进行的一系列辛亥革命前的起义,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影响是深远的,特别是为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奠定了基础。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可概括为:“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等。
       武昌起义的发生是推翻封建王朝统治的标志性事件,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于1912年1月12日宣告下台。在此之前的几十年里,不甘做亡国奴的中国人一直在寻求救国、复国之路,他们尝试着探索出两条迥然不同的革命道路,而这两条路的领军人物恰好都是广东人,而且都出生在广州市附近。
       在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广州是不可忽视的城市。在十九世纪后期,广州是华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比香港多,其地位也比香港重要。虽然香港是孙中山接受西方新事物更便利的地方,但其结交志同道合人士、联络各界举义旗则多是在广州进行,也是孙中山革命思想形成非常重要的地方。
  孙中山学医出身,1894年1月,孙中山写了八千言的《上李鸿章书》,但李鸿章连面也不见。孙中山只得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1895年10月领导了广州第一次反清起义。与此同时,康有为也在不断地用他的维新思想去救中国,一个文斗,一个武斗,最终目标都是救中国于水火。康有为的维新之路也撼动了部分封建王朝的根基,而孙中山领导的武昌起义则把这棵大树顺势推倒了,辛亥革命是由这两个来自广东的领导人合力发动的。所以有史学家说:若无广州一系列的暴动打基础,不会有武昌辛亥革命的成功。今天具有岭南特色的广州文化,大多与辛亥革命有一定关系。
  1913年,孙中山在广州发动了反袁起义的“二次革命”,也是全国反袁复国运动的主要根据地,1917年前后,孙中山先后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使广州成为当时中国最民主、最革命的地方,这里的工人、学生团体可以公开活动,各种爱国、革命、进步的报刊得以公开出版。孙中山还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组建革命军队。1923年12月孙中山在岭南大学发表演说勉励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广州也是孙中山和辛亥革命遗址、文物,最多的城市。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对三民主义做了新的解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毛泽东对孙中山晚年思想的转变予以高度评价:“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一百年来的中国历史,始终贯穿着一个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辛亥革命的最大贡献就是推翻了帝制,把国家引向共和,此后谁想复辟谁就垮台。所以,我们应该把辛亥革命与中国的历史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用连续性的目光,现代性的眼光来看广州与辛亥革命。

 

(本文于2011年10月09日中直党建网-思想漫谈)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