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秋天
中铁建大桥局宜石项目 钱进
在外漂泊近四十年的我,第一次正值金秋时节,我因探望病重老人和参加战友儿子婚礼,请假回到故乡云阳的一个长江北岸的小山村。站在故乡高高的山头,远望成片成片迷人的红桔,成片成片如血浸染的枫林,一栋栋别墅式的小楼房,乡村水泥路上奔跑的车子,家家户户炒菜散发出的腊肉的飘香,心里不由感到异常震撼,大加赞叹!变了,变了,故乡是真的变了!!!
1980年那年深秋,我参军离开故乡贫穷的山沟,当兵去了原始森林的大兴安岭铁道兵三师十三团。那时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第一年,农民的温饱都还没解决,我也是抱着去部队吃饱饭才一心一意出来当兵的。当兵,在家乡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临走前,亲朋好友都要给我送行。覃同学家给我送来两把面条,叔伯家送来11个鸡蛋,表哥家拿来一块腊肉……实话实说,家乡不是不讲究请到家里去做客,而是没有象样的饭菜端上来,只好送上门来,要母亲做饭时悄悄弄到我碗里。唯一给我送大礼的是我四姨,那时她是家乡小学的代课老师,每月有3元补助,送我1.5元在路上零花。记得参军前家乡的秋天并不美,总是冷风习习,秋雨绵绵,落叶飞纷。不仅不通公路,连夜晚照明也是用煤油,更不用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一个大队加起来不到200棵果树,杀不起年猪的社员占三分之一。那时候农村实行割资本主义“尾巴”,限制社员搞副业,毁林开荒搞农业学大寨,每户喂养猪牛羊只选其一,鸡鸭不得超3只,兔子不得超4只,我老爸是生产队长要带头割“尾巴”,养多了就有人上追查你,家庭油盐酱醋全靠两只老母鸡下蛋,挣一天工分才一角七分钱,土地贫瘠又不长粮食,收获的稻谷三分之二交了公粮,剩余的按劳动出勤分配。我家8口人,出工就靠父母,小的小上学的上学,没人去挣公分,分到手的粮食和那些四口人的家庭差不多;一年到头都是靠吃菜糊糊、红苕、土豆、包谷,过年过节生活才有改善,所以小时候总是盼望过年过节,那样能吃上白米饭腊猪肉。秋天本是丰收的季节,但从没给我们带来什么美好的希望。记得第一次生产队全部人员“打牙祭”,就是我参军走的那一年的八月十五,包产到组第一年,生产队三个作业组都获得大丰收,相比过去多增收一万多斤稻谷,受老爸这个生产队长的安排,我挑了一百斤稻谷去临近一个柳林荒里酒厂换了10斤高梁酒回来,又去找公社食品组同志“开后门”,再用粮食换回一头二百多斤的肥猪,在队里晒坝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痛快淋漓过了一个一辈子忘不了的中秋大节。这下感觉党的政策好了,我们都会吃上饱饭了,今后的日子有奔头了。
一晃近四十年过去了,我第一次在秋天的时候回到了家乡。虽然是为了探望病重老人才回去的,但并没减退对故乡喜悦的心情,对秋色慢慢的回忆。故乡硕果累累的秋天,让我们这些漂泊一生在外的游子感到惊奇,感到亲切。原以为,我这一生没经过多少风雨,从农村走进了城市,又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论级别还是一个科级,比前不足比后有余,生活上也算过得滋润。这次回到家乡,没想到天外有天,楼外有楼。在我生活了19年的老宅己旧貌不存,小地名漂水岩的11户老住户都搬走了,不是去新县城买了电梯房,就是去公路边建起了小洋房,原宅基地被政府复耕种了金银花药材;那时生产队最贫困的一户陈姓人家,两个儿子都有了出息,一个是搞蔬菜批发的大老板,一个是专营钢材的老总,因没有到家的公路,两兄弟自己出资组织人员修了一条直通家门的水泥路,奔驰宝马开到院内。小名发娃子的成家立业,成了专业养羊户发家致富,袁木匠家成了有名木材加工和其它农作物的加工户,有的还成了药材金银花种植大户和山黑桃果农民,银行存款都在6位数以上,昔日称为懒虫虫的晃老二也在自家田里挖出了1口水塘养鱼,年收入1多万元,20年前那些经常找我,要来我们单位工地打工干活的娃儿们,有的当了房建小老板,建材小老板,汽修小老板,活得比我这个“科级干部”更潇洒,更幸福,更自在。目不识丁的覃四哥还把儿子培养上了重庆大学,安排在县重点中学当了教师,自己天天还三顿喝着小酒,打着小麻将,一年里还经常外出搞旅游,香港、泰国都去过。特别是蒋会计一家不仅靠养殖和包煤矿发家致富存款上百万,家里还培养出了全村第一个有出息的儿子,属于正处级干部,每年掌管几十亿元的项目,受人敬佩,昔日靠背水浇地的花岩子建起了避暑山庄,被毁坏的降龙寺又成了烧香拜佛旅游的胜地,胜似小三峡的家门口的梅溪河,也有人投资搞起了漂流,据说还要筑坝建一座大型水电站,望着这陌生又熟悉的山野,扑面而来桂花的芬芳,我的心醉了,我的眼模糊了,我把对故乡的爱恋定格在这永不磨灭的脑海里了。
一切的一切,不仅社会在变,山水在变,人的思想也在变。我走出了山村,但没走出对故乡的怀念。我走出了山村,但没走出变迁的世界。我爱我的故乡,更爱故乡金色的秋天!
中铁建大桥局宜石项目 钱进
在外漂泊近四十年的我,第一次正值金秋时节,我因探望病重老人和参加战友儿子婚礼,请假回到故乡云阳的一个长江北岸的小山村。站在故乡高高的山头,远望成片成片迷人的红桔,成片成片如血浸染的枫林,一栋栋别墅式的小楼房,乡村水泥路上奔跑的车子,家家户户炒菜散发出的腊肉的飘香,心里不由感到异常震撼,大加赞叹!变了,变了,故乡是真的变了!!!
1980年那年深秋,我参军离开故乡贫穷的山沟,当兵去了原始森林的大兴安岭铁道兵三师十三团。那时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第一年,农民的温饱都还没解决,我也是抱着去部队吃饱饭才一心一意出来当兵的。当兵,在家乡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临走前,亲朋好友都要给我送行。覃同学家给我送来两把面条,叔伯家送来11个鸡蛋,表哥家拿来一块腊肉……实话实说,家乡不是不讲究请到家里去做客,而是没有象样的饭菜端上来,只好送上门来,要母亲做饭时悄悄弄到我碗里。唯一给我送大礼的是我四姨,那时她是家乡小学的代课老师,每月有3元补助,送我1.5元在路上零花。记得参军前家乡的秋天并不美,总是冷风习习,秋雨绵绵,落叶飞纷。不仅不通公路,连夜晚照明也是用煤油,更不用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一个大队加起来不到200棵果树,杀不起年猪的社员占三分之一。那时候农村实行割资本主义“尾巴”,限制社员搞副业,毁林开荒搞农业学大寨,每户喂养猪牛羊只选其一,鸡鸭不得超3只,兔子不得超4只,我老爸是生产队长要带头割“尾巴”,养多了就有人上追查你,家庭油盐酱醋全靠两只老母鸡下蛋,挣一天工分才一角七分钱,土地贫瘠又不长粮食,收获的稻谷三分之二交了公粮,剩余的按劳动出勤分配。我家8口人,出工就靠父母,小的小上学的上学,没人去挣公分,分到手的粮食和那些四口人的家庭差不多;一年到头都是靠吃菜糊糊、红苕、土豆、包谷,过年过节生活才有改善,所以小时候总是盼望过年过节,那样能吃上白米饭腊猪肉。秋天本是丰收的季节,但从没给我们带来什么美好的希望。记得第一次生产队全部人员“打牙祭”,就是我参军走的那一年的八月十五,包产到组第一年,生产队三个作业组都获得大丰收,相比过去多增收一万多斤稻谷,受老爸这个生产队长的安排,我挑了一百斤稻谷去临近一个柳林荒里酒厂换了10斤高梁酒回来,又去找公社食品组同志“开后门”,再用粮食换回一头二百多斤的肥猪,在队里晒坝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痛快淋漓过了一个一辈子忘不了的中秋大节。这下感觉党的政策好了,我们都会吃上饱饭了,今后的日子有奔头了。
一晃近四十年过去了,我第一次在秋天的时候回到了家乡。虽然是为了探望病重老人才回去的,但并没减退对故乡喜悦的心情,对秋色慢慢的回忆。故乡硕果累累的秋天,让我们这些漂泊一生在外的游子感到惊奇,感到亲切。原以为,我这一生没经过多少风雨,从农村走进了城市,又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论级别还是一个科级,比前不足比后有余,生活上也算过得滋润。这次回到家乡,没想到天外有天,楼外有楼。在我生活了19年的老宅己旧貌不存,小地名漂水岩的11户老住户都搬走了,不是去新县城买了电梯房,就是去公路边建起了小洋房,原宅基地被政府复耕种了金银花药材;那时生产队最贫困的一户陈姓人家,两个儿子都有了出息,一个是搞蔬菜批发的大老板,一个是专营钢材的老总,因没有到家的公路,两兄弟自己出资组织人员修了一条直通家门的水泥路,奔驰宝马开到院内。小名发娃子的成家立业,成了专业养羊户发家致富,袁木匠家成了有名木材加工和其它农作物的加工户,有的还成了药材金银花种植大户和山黑桃果农民,银行存款都在6位数以上,昔日称为懒虫虫的晃老二也在自家田里挖出了1口水塘养鱼,年收入1多万元,20年前那些经常找我,要来我们单位工地打工干活的娃儿们,有的当了房建小老板,建材小老板,汽修小老板,活得比我这个“科级干部”更潇洒,更幸福,更自在。目不识丁的覃四哥还把儿子培养上了重庆大学,安排在县重点中学当了教师,自己天天还三顿喝着小酒,打着小麻将,一年里还经常外出搞旅游,香港、泰国都去过。特别是蒋会计一家不仅靠养殖和包煤矿发家致富存款上百万,家里还培养出了全村第一个有出息的儿子,属于正处级干部,每年掌管几十亿元的项目,受人敬佩,昔日靠背水浇地的花岩子建起了避暑山庄,被毁坏的降龙寺又成了烧香拜佛旅游的胜地,胜似小三峡的家门口的梅溪河,也有人投资搞起了漂流,据说还要筑坝建一座大型水电站,望着这陌生又熟悉的山野,扑面而来桂花的芬芳,我的心醉了,我的眼模糊了,我把对故乡的爱恋定格在这永不磨灭的脑海里了。
一切的一切,不仅社会在变,山水在变,人的思想也在变。我走出了山村,但没走出对故乡的怀念。我走出了山村,但没走出变迁的世界。我爱我的故乡,更爱故乡金色的秋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