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库车讯(通讯员 朱明基)读完公路工程宣传稿,眼前浮现的不只是机械轰鸣的工地,更是一副用汗水与智慧绘就的民生画卷,当缩短40%通行时间的数据化作老人探亲路上减少的颠簸、孩子求学途中节省的晨光,冰冷的工程数字便有了温度。
最触动我的是“生态友好型设计”中透水沥青的应用。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在暴雨后见过的泥泞村道,浑浊的积水淹没田垄,与如今像海绵般呼吸的新型公路形成鲜明对比。一条路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承载了多少车辆,更在于它如何与自然共生,那些嵌入路基的传感器、随风摇曳的绿化带,都在无声诉说着:现代化工程不应是野蛮征服,而应成为生态文明的注脚。或许这就是我们工程人的意义:用钢骨水泥书写柔软诗篇,让每一条延伸的道路,都成为连接美好生活的纽带。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