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文同文化系列之七
文同的游历与情怀(现代诗)
郑建军
在1052年的宋时春光
岁月悠悠的诗意流淌
三十四岁的文同仕途初显
由浦江县令转至大邑之壤
“大邑缺令,余摄知其治”
为民的责任依然担当
大邑任内难得闲暇时光
漫步山川,诗意满腔
名山胜迹均留下他的脚印
药师岩间的美景映入眼眶
“此景又奇绝”
诗篇壁上留下芬芳
长短句在鹤鸣山上墨韵飘香
墨竹画里深藏山川的模样
雾中山前
碧玉潭边吟唱
“千岩角逐”
自然之美没入华章
汉中之地把重任抗上
心怀着苍生尽心理政有方
熙宁五年当上了知府之职
先是兴办学校把教育之火点亮
挑选贤才
再劝民送子把学上
闲暇之余来到学府把道讲
求学者众,汉中文风渐旺
草拟奏状
为教育谋划周详
教授之职
盼能让学风更广
盗贼横行指派吏卒去侦防
整治有力,社会重归安祥
革除杂徭
解百姓困苦愁肠
汉中人民
心中感恩情深意长
调任洋州知州的责任在心
他心系民生的举措得当
州城失修使盗贼常出没
上奏朝廷,重修城垣增添兵将
百姓安居
从此不再担惊受慌
洋州茶事
茶农苦不堪言状
榷茶之法
茶叶积压价难涨
文同奏请废除旧法呼声高
茶农欢颜让生活重燃起希望
缺盐之困
他亦放在心头上
上奏朝廷
解民缺盐之难场
篔筜谷中修竹茂林映日
携妻悠游观竹画竹韵悠长
“成竹在胸”
画竹真谛心中藏
苏轼转述
名言四海传扬
“失笑喷饭”的文坛传佳话
洋州三十咏的诗作瑰宝放光芒
园林亭榭
他为公益着意创新
供人游憩
洋州美如图画一样
汉中略阳,诗作传世墨留香
丹渊集里,岁月故事共珍藏
2025年2月16日作于西安·铁建水岸雅苑
文同(1018年~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北宋官员,著名画家、诗人。
文同于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年)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文同曾校《新唐书》,尤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苏轼曾称赞他为诗、词、画、草书四绝。他曾深入竹乡观察体会,下笔迅速,以墨色深浅描绘竹子远近、向背。画家米芾称赞他 “以墨深为面,淡为背,自与可始也”。开创了墨竹画法的新局面。他的草书已经失传,尚有四幅墨竹传世。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
文同于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年)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文同曾校《新唐书》,尤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苏轼曾称赞他为诗、词、画、草书四绝。他曾深入竹乡观察体会,下笔迅速,以墨色深浅描绘竹子远近、向背。画家米芾称赞他 “以墨深为面,淡为背,自与可始也”。开创了墨竹画法的新局面。他的草书已经失传,尚有四幅墨竹传世。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