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里的家风

文/吴成秀
 
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都是独一无二的,成长经历也各不相同。
我成长的年代是在70年代,那时候,我家住在头屯河区的一个农垦总局单位。四周环绕着高大的围墙,围墙里,一排排的平房拔地而起。道路两旁,白杨树笔挺地站立着,每到夏天,微风拂过,翠绿的树叶便沙沙作响。
当时空房子特多,每家都是在这个大院子分散地居住着,而且每家都有在门前围起来的菜地,在聚居地的边上有一个渠沟,那是我们小时候常去玩耍的地方,当时我家住在平房的第三排,每个平房之间有很大的距离,我的父亲就种了一个很大的菜园子,每年的瓜果蔬菜从来没有断过,生活也比较惬意,不富有也不贫穷,父母亲都有工作。
1979年,我9岁。正值盛夏之时,一批学生知青分配而来,他们大多十八到二十岁,二三十人左右。当时有几个知青刚好分配在我家旁边空房子里住着,那个娱乐活动匮乏的年代,一到晚上,这些哥哥们就来我家看黑白电视,一来二去,大家也算熟悉了。
平静的日子被一件事打破了。一天清晨,父亲气冲冲地从菜园回来,满脸怒容对我的母亲说着:“咱们家的菜园子菜被偷了,要是让我抓住,非得狠狠教训一顿不可!太气人了,偷就偷吧,还把菜地糟蹋地不成样子!”。母亲叹了口气,说:“不用问,多半是这些知青干的,都是些小伙子,估计饿了找吃的。别气坏了身子,我去找他们说说。”母亲说完就去找人去了,我听了一耳朵,就上学去了,没再把这事放在心上。
大概一个月后,菜园子又遭了贼。
这次父亲直接去找他们理论。晚上吃饭时,听父亲在跟母亲唠叨说,知青的负责人也很生气,把所有知青召集起来询问,让偷菜的人站出来,结果却没人承认,这可把父亲气坏了。父亲说:“你要吃你可以问我们要,你可以光明正大地去我家菜园子摘去,我又不是那个小气的人,为啥要去偷呢,还损坏我的菜园子,再有下次让我抓到我绝不轻饶!”那些知青低着头,一声不吭。他们的负责人连连跟父亲赔不是,父亲这才气呼呼地回了家。
没过多久,一天深夜,外面突然传来吵闹声。月亮躲进云层,四周漆黑一片,人声嘈杂。母亲出去查看,我和妹妹年纪小,躲在屋里不敢出去。快天亮了,父母亲满脸笑意地回来了。我这才知道,父亲为了抓住偷菜贼,这些天半夜都蹲守在菜园角落,忍受着夏夜的蚊虫叮咬。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父亲成功抓住了那个偷菜的知青。抓住他时,那知青还反抗,被父亲狠狠揍了一顿。动静闹得很大,旁边住的知青都被吵醒了。父亲直接把人送到负责人那里,那人还不承认,可手里还拿着偷的菜,最后只能赔礼道歉,还赔了钱。
母亲劝道:“都是些小伙子,肯定是没吃饱才去偷菜,你就别计较了。”父亲却严肃地说:“这不是计较不计较的事,想吃什么,来家里跟我说,我能不给吗?偷东西就是不对,还破坏菜地,必须给他个教训。”母亲瞪了父亲一眼说:“行了,抓紧时间睡觉吧,明天还要上班呢!”父亲也对我说:“丫头,你也睡去吧,明天还要上课呢。”我乖乖上床睡觉,心里却觉得父亲这认真的样子有些可爱,忍不住偷笑。
第二天晚上,父亲告诉母亲:“那个偷菜的小伙子被遣送回老家了,不让他在这里干了。”母亲埋怨道:“你看你,就这么点事,把人家小伙子前途都毁了。”父亲却认真地说:“这是他自己毁掉了自己的前程,他不光偷咱们家,家属区附近的菜园子都被他偷遍了。没人管他,他就越来越过分,必须治治他偷东西的毛病。你想想,咱们厨房在外面,冬天储存的肉、香肠,要是有这么个手脚不干净的人在,还不得都丢光了?”母亲听了,一时无言以对。
父亲转头,一脸严肃地对我说:“丫头,你记住,以后千万不能学人偷东西。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就会偷钱。这种行为绝不能有,没人会惯着这种坏毛病,知道吗?”我赶紧点点头:“爸,我知道啦!”说完便跑去玩了。
在那个物资匮乏、没有网络的时代,生活平淡如水,人们按部就班地生活。那些知青或许因为饥饿,才做出偷鸡摸狗的事。但父亲用他的行动,给我上了一节深刻的家风教育课,让我明白做人要正直、诚实,不能有丝毫贪念。
生活的齿轮不停转动,带着父亲传递给我的信念,我一天天长大,也懂得了更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而父亲坚守的正直家风,也始终影响着我的人生。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