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里的竹子又长高了。晨起推窗,一丛青翠映入眼帘,竹叶上还挂着昨夜的露珠,在晨光中晶莹剔透。”视频中,成都的朋友兴奋的分享他窗前的美景,聊天中,他告诉我,
小院里竹子种下已有十年,年年抽新笋,岁岁添新枝,却始终挺拔向上,不蔓不枝。
有着十年纪检工作经验的他,酷爱竹子及松柏,记得那年,刚搬进小院,他特意告诉我,在窗前种下了几竿竹子。我笑问:"何不种些牡丹芍药?花开富贵,岂不美哉?"他但笑不语。竹子虽不似牡丹雍容华贵,却自有其风骨。它不择地而生,不因贫瘠而萎,不因富贵而骄。春雨潇潇时,它挺立如初;冬雪皑皑时,它依然苍翠。
竹子的品格,让我想起古时的清官。他们如竹般虚心有节,宁折不弯。记得史书上记载,有位县令,家中清贫如洗,却将朝廷赏赐的黄金尽数封存,分文不取。他说:"俸禄足以养家,何须分外之物?"这般气节,恰似竹子,虽经风霜,不改其志。
竹子的根扎得很深,却从不张扬。它的根系在地下默默延伸,汲取养分,支撑着挺拔的身姿。这让我想起那些默默奉献的清廉之士。他们不慕虚名,不图私利,只求问心无愧。就像竹子,不求花团锦簇,但求一身正气。
傍晚时分,他又发来视频,视频中,夕阳的余晖洒在竹叶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微风拂过,竹影摇曳,沙沙作响。这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来清正廉明者的心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宁可清贫自守,不可同流合污。
竹影婆娑,清风徐来。庭院里的竹子,年复一年地生长,见证着岁月的变迁,也见证着人心的选择。它不言不语,却以挺拔的身姿,诉说着一个永恒的真理:清正廉明,方能立身处世;刚直不阿,始得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