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兖州二十铺古庙传说
杜晓言
杜晓言
在兖州的大地上,有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二十铺古庙。
很久很久以前,兖州这一带还是一片宁静而又有些荒芜的土地。有一年,大旱席卷而来,炽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庄稼颗粒无收,河流干涸,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有一位名叫阿福的年轻后生,他心地善良且勇敢无畏。阿福看着乡亲们受苦,心中十分不忍,于是决定离开村子去寻找水源。他背着简单的行囊,一路向着未知的方向前行。
不知走了多久,阿福来到了一个幽静的山谷。山谷中弥漫着一层淡淡的雾气,在雾气深处似乎有一座若隐若现的建筑。阿福心中好奇,便朝着那建筑的方向艰难跋涉而去。
当他终于走近时,发现原来是一座古老的庙宇。庙宇看起来有些破旧,但却透着一种庄严的气息。阿福走进庙宇,里面供奉着一尊当地从未见过的神像,神像面容慈悲而宁静。
阿福在庙宇中诚心诚意地跪拜祈求神灵保佑兖州早日降下甘霖。就在他祈祷之后,突然天空中传来一阵低沉的轰鸣声,紧接着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阿福惊喜不已,他知道这是神灵显灵了。
不久之后,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那雨如同天河决堤一般,滋润着干涸的大地。这场雨下了整整三天三夜,兖州的河流重新奔腾起来,田野里的庄稼也开始复苏生长。
阿福回到村子后,把在二十铺发现古庙并且神灵降雨的事情告诉了乡亲们。从此以后,人们纷纷前往二十铺古庙参拜感恩。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十铺古庙的名声越来越大。周围的百姓们不仅把这里当作祈求风调雨顺的地方,还常常带着自己遇到的困难到庙中倾诉。据说,只要心怀诚意,神灵都会给予庇佑。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二十铺古庙也历经磨难。朝代更迭时的战火纷飞,让它多次受损。但每次损坏之后,总有善良的民众自发地对其进行修缮。
到了明清时期,二十铺古庙达到了鼎盛。庙宇的建筑更加宏伟壮观,周围还种上了参天的古树。每年的庙会期间,这里人山人海,各种民俗表演、商贸活动热闹非凡。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一方面是为了祈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感受古庙所蕴含的那种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化氛围。
尽管如今岁月变迁,二十铺古庙可能已经没有了往昔的规模,但它依然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像是一位古老的智者,见证着兖州大地的变迁,而它的传说也永远地在当地百姓的口中代代相传。

杜效言(杜晓言),军旅诗词、散文作家,新闻工作者,腾讯音乐人,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职工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会员,铁路工程建设网通讯员。传略收入《郓城名人大词典》《词曲中国艺术人才库》等。1962年11月山东郓城生人。现定居济宁市。1981年10月参加铁道兵,1984年1月随铁道兵集体兵转工。迄今在央视、省市级电视台演唱作词歌曲20余首。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歌词500余首。多首作词歌曲在社会广泛流传,获改编并获奖。著有多部歌词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