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鲁班在兖州的故事
杜效言
杜效言
在遥远的古代,兖州城内,一位来自临城曲阜的杰出工匠鲁班,以其卓越的技艺和不懈的探索精神,为这片土地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鲁班,原名公输般,出身于工匠世家。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尤其对木工技艺情有独钟。成年后,他游历四方,寻访名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最终,他来到了兖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准备在此施展自己的才华。
在兖州,鲁班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他凭借精湛的木工技艺,为兖州城建造了许多精美的建筑和家具。他雕刻的木龙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他制作的木马车精美绝伦,车轮转动间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
除了精湛的技艺,鲁班还以其创新精神著称。他善于观察生活,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有一次,他在观察鸟儿飞翔时,突发奇想,决定制作一种能够飞上天空的木鸟。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改进,他终于成功了。这只木鸟在空中飞翔时,引得兖州城百姓纷纷驻足观看,惊叹不已。
在兖州期间,鲁班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探讨技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鲁班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他人,使得兖州的木工技艺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然而,鲁班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深知,技艺无止境,只有不断追求卓越,才能走得更远。于是,他继续游历四方,寻访更多的名师,学习更多的技艺。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也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
如今,在兖州城内,依然流传着许多关于鲁班的传说。人们敬仰他的技艺,更敬佩他的创新精神和不懈追求。每逢鲁班诞辰,兖州百姓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以表达对他的怀念和敬意。
鲁班在兖州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传奇,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这片土地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的技艺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追求卓越。

杜效言(杜晓言),军旅诗词、散文作家,新闻工作者,腾讯音乐人,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职工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会员,铁路工程建设网通讯员。传略收入《郓城名人大词典》《词曲中国艺术人才库》等。1962年11月山东郓城生人。现定居济宁市。1981年10月参加铁道兵,1984年1月随铁道兵集体兵转工。迄今在央视、省市级电视台演唱作词歌曲20余首。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歌词500余首。多首作词歌曲在社会广泛流传,获改编并获奖。著有多部歌词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