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文/王春燕、韩梦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俗称“腊八”,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这个节日的习俗就是喝“腊八粥”。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腊八这个古老而温馨的节日,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传承,是岁月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宛如冬天的一把旺火,激起人们对新年的期盼,也散发着浓郁的烟火气息。
在老家,大人们把腊八节又叫“腊月八”,听着倒是更加的亲切,这天,我们虽然不喝腊八粥,但散饭可是必吃的一顿饭,散饭又叫胡心饭,胡心饭一吃,大人小孩都开始“胡干”。村里的男人们忙着“杀猪、扫房子、磨面、备年货”,妇女们忙着擦玻璃、洗衣服、给全家老少买新衣、蒸馒头、炸油饼、做头发”忙碌又热闹。随着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集市愈发热闹起来,宛如一场盛大的狂欢派对。商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大人们紧紧抓着小孩的手穿梭其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糖果、对联、蒜苗、橘子、花生瓜子……,手中的袋子渐渐装满,心中的喜悦也越来越满。忙碌了一整年的人们,回归了生活最本真的模样,尼采曾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在这忙碌而又充满希望的筹备春节的日子里,每个人都在用心生活。
又是一年腊八节,衣食无忧、住着高楼大厦的我们,虽然平日里都不时的喝着各种口味的粥,但物是人非,不见当年的快乐,也平偿不出儿时一碗散饭的香味。腊八节的诗意与烟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让我们珍视这份传统,为家人盛上一碗温暖粥,驱散冬日严寒,传递温暖情谊。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