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乡情暖我心

乡音乡情暖我心
杜晓言

山城飞抵鲁西南,寒衣时节送纸钱。
回望人生来时路,最怜父母养儿难。

少小贫苦不觉寒,慈母父爱万般暖。
如今能添炉中炭,怎奈阴阳隔两岸。

     今年寒衣时节,我怀揣炽热的乡恋和深藏已久、很少归乡的愧疚,从巴山蜀水飞抵鲁西南,一脚踏进小村的土地,仿佛我又回到童年、少年的时光。只是再也看不到二老的身影,听不见二老的呼唤。

     一大早,街坊邻居及亲友便携带寒衣节的祭品聚集在大嫂家,那一张张熟悉而和蔼的面孔和一声声熟悉而亲切的乡音,让我这个阔别44年的游子感到万分的温暖,一路的风尘、半生的风雨一扫而光,二老相继走了接近40年,但在我的心中二老依然健在,44年间,我铭记二老的话风吹雨打从没有倒下,打从军那天起暗暗发誓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无论铁道兵军营,还是兵转工的筑路工地,我都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并从一个仅读书七年的“半文盲”,锻炼成为一名工地词人、工地土记者,掌握了一点用文字为社会服务的本领,所作词的歌曲和采写的工地新闻登上大雅之堂。

       移风易俗,倡导社会新风,在料理此次祭奠活动的母校校长杜学华的建议下,举办了既简朴又不失礼节的祭奠仪式。他不顾年事已高,领队与众乡邻步行一里多路,来到二老长眠的墓前,用提前拟好的祭奠悼词、集体默哀、鞠躬,我们手足与乡邻将满满两车的纸钱,用古人祭奠的方式一张一张、一锭一锭的”金银财宝”送走,两盘带响升空的礼花,将此情此景的寓意抒发的格外壮观,愿天堂的二老不再穿救济衣、不再吃救济粮,有吃有喝有钱花富甲一方。

     奔80岁的邻居杜增乾确实有50岁的身子骨,听说我寒衣节回家,太阳还没有出来,他便驱车赶赴村里,一同陪我还愿。村书记杜红臣和他二哥杜红卫更是让我感动,他们特意安排自家的亲戚次日来村举办祭祀活动,这份乡情抵万金。接近70岁的大叔杜学忠、三叔杜学贞陪我一同步行上坟鞠躬、行礼祭奠。少小时的同学杜学臣,听说我回乡祭祖,他驱车从县城赶回村里,一同陪我追思、回忆过去的时光......

      回望眼前的小村,土屋变楼房、土路变水泥路,回望乡邻默默含笑迎送的脸庞,我依依惜别生我养我的小村。年轻时为家拼打走南闯北无暇回家,如今年过花甲有闲情寻找过去的影子。啊,杜庄再见,乡邻再会。我会经常回家看看,让这份乡情接力延续到永久。啊,我近40年的夙愿,在今年的寒衣节得以还偿。

     返回的后车厢里,装满大嫂、二嫂、妹妹、四弟杜存法、侄子杜修柱以及杜增乾、杜学超等亲友送给的大白菜、山里红、生菜、地瓜等土特产,还有国栋从县城专门排长队购买的壮馍,又一次勾起我儿时的味道和记忆,眼泪又一次打湿了我的眼眶,我把一车满满的乡情带回第二故乡,从此心里心外不再是苦旅天涯,从此梦里梦外都是家乡甜美的回忆。这正是:寒衣时节祭祖时,不辞路遥故乡至。焚香叩头送纸钱,饮水思源无尽期。2024.11.3济宁


杜晓言,军旅词作家,腾讯音乐人,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传略收入《郓城名人大词典》《词曲中国艺术人才库》等。1962年11月山东郓城生人。1981年10月参加铁道兵,1984年1月随铁道兵集体兵转工。迄今在央视、省市级电视台演唱作词歌曲20余首。在国家级和省部级刊物发表歌词500余首。多首作词歌曲在社会广泛流传,多首作词歌曲改编葫芦丝名曲,多首作词歌曲参加大型文艺晚会并获奖,多首作词歌曲收入大学音乐教材,多首作词歌曲入选影视剧主题歌曲,著有多部歌词集。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