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讯(通讯员 陈欣会)近日,“与素颜和解”一词频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而这一词的出现则有意无意间都在与“容貌焦虑”产生了一定关联。起初只是美妆博主呈现自己素颜的状态,意在展现普通女孩通过化妆也可以很漂亮,后来词条变成了“女明星与素颜和解”,此时话题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变味,再后来一位美妆博主发布的一则30秒视频则将话题引向了最高潮,视频中的美妆博主依然带着一定的妆容,但伪装着自己是素颜,并在接受着自己的不完美,而这则视频被观众看见后,多数网友都在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嘲讽,而后延申至网暴,甚至成为一个代名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我看来,原因有三。
就该视频而言,反应出的是一个女孩小心思的弄巧成拙。视频打着反对容貌焦虑的旗号在为观众制造着一种容貌焦虑的不适,不难看出该美妆博主的“伪素颜”,而该博主在这种伪素颜的加持下说着自己与素颜和解,这种不真诚感让人很轻易便能看出,而观众在日常生活中也或多或少见过这样的不真诚,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让人不易发作,而同样的事情放在不同的场景下,在观众为自己的言语买单的成本降低下,该视频便成为了一个宣泄口,承载着多数人的愤怒。
当今社会下,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外表,“容貌焦虑”成为多数人心中无法挥散的心结。网络上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或被动的被统一着自己的审美,把自己视野的重心从自己转移到了他人身上,羡慕着那些容貌姣好的人,而在我看来,其实网络上的层出不穷的颜值博主一定程度上都在吸引着大家对美的向往,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但是大家如果只能看见容貌姣好的人,形成“幸存者偏差”,而忽略本身的美,被迫统一审美,造成焦虑,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那它一定是病态的。
美的标准被固化了。为什么美的标准被固化了,是谁来固化的呢?在我看来,正是屏幕前的一个又一个个体,他们可能羡慕着那些容貌姣好的人在网络上收获着诸多赞美,不自觉会与他人做起了比较,从而产生心态上的不平衡。美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千个人眼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没有人可以将美固定化,“情人眼里出西施”,不正是因为情人眼中的“西施”正是自己所欣赏的美吗?
最后,我想说,美的标准从来都不是固定的, 也从来都不是唯一的,谁说赛里木湖的落日一定比禾木的黎明美呢?谁说冬日的雪一定比夏日的雨美呢?大数据在为大家推送内容时都在考虑千人千面,讲究“个性化”,那我们为什么要将美丽的标准固定化呢?无论是赛里木湖的落日,还是禾木的日出,都是美丽的本身,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所以才有美的存在,而“美”只不过是我们对它们表达喜爱的一种词语罢了,美一定是服务于个体本身的,而不是个体去服务美。所以,远离容貌焦虑吧,你是自己的日出,是自己的微风,是自己的宇宙里独一无二的行星,你可以是高山,也可以是流水,只有你才是你生活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