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端午

  “粽子香,香厨房。

  艾草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稻花飘。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一首在家乡流传已久,关于端午的诗歌。每当临近端午,总能听见外婆吟诵这首诗。记得她老人家常跟我说起她童年的往事,在她的故事里,端午节是一个充满好奇、充满期待的节日:在初夏时节的端午夜,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家围在一起,小孩缠着大人讲那个熟悉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投江而去......。

  我的老家在湖南,儿时的端午,也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两种主要的美食:粽子和杨梅,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有,随便走到哪一家,都会主动递到你手里。尽管家门口就是池塘或者水库,但附近几个乡镇都没有划龙舟的传统,记忆里端午划龙舟的热闹景象,要到县城才能看到。

  进入农历五月,大家就开始包粽子了。除了粽叶之外,还要去棕树上砍一块嫩叶,也就是棕树最顶上那种黄绿色的叶子。洗干净后撕成一毫米左右的长条,这个事情很适合小朋友做,我小时候就基本负担起撕棕叶子的“重任”。

  糯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两个小时左右,稍微沥干多余的水,把一根麻绳绑在饭桌的桌腿上,这是用来绑粽子的。一切准备就绪,就可以开始包粽子表演了。

  左邻右舍或者走访的亲朋好友坐在饭桌旁,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谈论着农活,好不热闹,好不自在。小孩们则是在一边打闹嬉笑,吃杨梅,玩捉迷藏。忘忧而满足,等待着美味的粽子,等待着中午的大快朵颐。

  现在的粽子,品种非常丰富,除了糯米之外,还有绿豆红豆、咸蛋腌肉等馅料。但我们老家的粽子则只使用糯米,这个风俗一直保存到现在还是没有变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生活条件与以往相比可谓是翻天覆地,家乡的端午节在传统的基础上可以看见很多的现代气息,但是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依旧没有改变,或许这就是传承吧。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