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药箱”成就我的诗词梦
杜晓言
今天遇到了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战友,提起了我那“弹药箱”自学的往事,那些暗淡了近40年的记忆,又勾起我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
小时候因为家境困难,仅读书七年的我被迫辍学,17岁那年去天津做零活(现在叫打工),离开了能使梦飞翔的学校,我无助、无奈的情绪一落万丈,生命像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漂浮不定。1981年,19岁那年,我应征入伍走进铁道兵军营,如诗如画的部队生活,点燃我七彩斑斓的梦幻。
部队是所人才辈出的大学校,多少人从这座绿色的军营走上成长、成才和成功之路。战友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和后天努力的才艺,在丰富多彩、催人奋进的部队大家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展和展示,也熏陶和点燃了我小时候偏爱文学的激情,我歌词创作的梦想从那时开始启航。
自学起初,没有桌椅,我就在铺板上写,雪白的床单上硬是染上了墨水的印记。后来管理仓库的同乡战友见我写作条件如此艰苦,送给我一只废弃的“弹药箱”,成为了我的“学习桌”。
那只箱子的面积,虽然与小板凳大小相差无几,但还是让我开心的不得了,让我创作的劲头更足了。那只见证我坚韧不拔、从不灰心放弃的“弹药箱”,从山西太原一直伴随我到山东泰安。
1984年4月,我随铁道兵集体转工,从山西太原铁四师仓库调入山东泰安铁十四局仓库。无论是当兵,还是当工人,我始终“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为了方便投稿、节省资金买信封钱,我经常去仓库捡些水泥袋子自制信封,好在那个年代邮局政策宽松,往报社投稿不用贴邮票,在自制的信封右上角剪个缺口投入邮箱即可。
一封封投寄的稿件又一封封退回,我收到了编辑部上百封的退稿信件,却也意外地收到了耄耋之年的老诗人臧克家在病中、忙中写给我的回信,鼓励我坚持写作,不要放弃。那些珍贵的信件至今都保存在那个珍贵的弹药箱里,那是我丈量人生、启开梦想之门的一把把金钥匙。
不怕吃苦,不怕失败。后来,我在“弹药箱”上创作的诗词《山村》和《星星》发表在《鸭绿江》杂志的函授版。在十四局新闻报道一次培训班上,同事杨海燕以《“炸药箱”上爆出的“火花”》为题,在《工人日报》“班组天地栏目”报道了我自学的事迹,自学校正了方向,就不管明天的雨骤疯狂。
1993年,我从十四局泰安材料厂调到十四局兖州铺架段,经过培训取得了机车司机资格证书,参加了金温铁路铺轨架梁的机车施工运输任务,从那时起,我的“学习桌”由弹药箱改为了机车上的操作台。
浙江的天气相当炎热,当时所使用的蒸汽机车的驾驶室里堪比蒸笼,尽管如此,我依然坚持写诗词,同时还自学采写新闻稿件,也有很多稿件被发表在了内外部刊物上。
没过多久,领导打破学历界限提拔我到铺架段办公室当秘书、副主任,从此终于有了自己的办公桌,那只跟随我多年的弹药箱被我小心翼翼地存在了家中,但我却把诗词创作这美丽如花的梦想一追到底。
近年来,我作词的新歌有的与音乐传媒签约发行,有的改编葫芦丝音乐流传,有的改编广场舞社会传播,有的参加歌舞晚会演唱,也有的收入大学音乐教材教学。迄今我利用业余时间创作歌词3000多首,发表歌词、作曲歌曲700多首,锻炼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人业余词作家。
冬去春来38载,回想走过的路,要感谢自己给自己鼓劲加油,感谢铁道兵军营多姿多彩生活的洗礼,感谢给我温暖、助力前行的人们,还要感谢那只成就我的诗词梦的弹药箱。
杜晓言,腾讯音乐人,书法爱好者,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职工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会员,《铁路工程建设网》通讯员。1962年11月山东郓城生人。1981年10月参加铁道兵,1984年1月随铁道兵集体兵转工,2023年2月退休,现定居济宁市。迄今在《中央电视台》《内蒙古卫视》《海南卫视》《山西卫视》《安徽卫视》《河南卫视》《菏泽电视台》《武威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网》《广西广播网》《齐齐哈尔市人民广播电台》《宝鸡市经济广播电台》《原兖州市人民广播电台》《腾讯音乐》《QQ音乐》《上海雨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演唱作词歌曲100多首。在《词刊》《歌曲》《广播歌选》《解放军歌曲》《重庆音乐》《上海歌声》等发表歌词500多首,创作歌词3000多首。作词歌曲代表作《再唱天路》《枇杷熟了你没有来》《你开心我快乐》《祖国,我为你自豪》《生生死死都爱你》《远方的阿哥你好吗》等,作词歌曲《西双版纳的歌谣》《壮乡三月春光美》等多首作词歌曲改编葫芦丝名曲广为流传,《我的中国》《祖国,我为你自豪》《最暖的阳光》等多首作词歌曲参加文艺晚会并获奖,《水乡江南》《走壮乡》等多首作词歌曲收入大学音乐教材。与张雷雷、于天海等合作电影《落潮湾》主题歌《落潮湾战事》,电视剧《蜀汉战神传》主题歌《英雄无泪》、电影《大漠较量》主题歌《驼铃骆驼草》等多部影视剧主题歌。著有《情感家园》《心灵的旅程》《心中的祝福》《选择美好》等多部歌词专著。自学成才事迹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百度新闻》《中视网》《中国铁道建筑报》等主流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