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食集

文/李俊杰
 
对于家乡,特别是对于农村的人来说,最起码90%的人,都会有一种长久的别离,甚至是一种永久的别离。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得不”的选择。即一种身在其中想逃离,而当真正离开时,且又无时无刻地不舍。
其实,具体一点,无非就是跟一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味道”密密麻麻地联系着。为什么这些味道会伴随我们的一生,而且深刻、久远。是因为我们从一出生,甚至是从父母造就我们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被注入了这种味道,而且渗入血液、骨髓等身体的各个角落。
就从杂粮开始说起。
从我有记忆开始,玉米面和土豆几乎占据了我的大半个童年。从嘴里、食道、胃里、小肠,甚至拉出的屎都是那种颜色。从我以上的语言里就不难发现,在我的童年里它们都是一道道苦涩的风景,有意无意地闯进了我的生活里。
玉米和土豆之所以在我的记忆的最前端开始,跟它强大的生命力是密不可分的:旱涝保收。所以它可以使我们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饱腹,不至于挨饿。最起初我们是没有电动磨面机,只有驴拉石磨。老驴蒙眼在那围着石磨哼唧哼唧一天才能磨一袋玉米粉。这样整出来的面粉颗粒大,做成的食品较粗糙。对于这些食物,一开始觉得挺新奇,还有一丝甘甜在里面。但天天吃、月月吃、年年吃就会变味,到最后甚至难以下咽,但反过来终究在解决饱腹问题上做了一笔很大的贡献。  
但还好,有土豆相伴,可以时不时地搅动下味蕾,使得单调的食物田野里开出不一样的花朵。给苦涩的童年菜谱里增添了一道不一样的风景。
土豆在我们那里叫洋芋,还有一些地方叫马铃薯、地蛋、地豆。但从这丰富的名称上注定了它不平凡的一生。土豆在我们那里可以煮着吃、炒着吃、蒸着吃、煎着吃、在火炕里火炉里烤着吃,在秋天尾巴的田间地头的山沟里孩子们自制的火坑里焖着吃,还可以磨成淀粉做粉条吃。但丰富归丰富,毕竟还是同种原料制成的,多多少少有土豆的影子在里面,在人类贪婪的味蕾之下、重赏之下终归腻烦。但在人类曾经低下的生产力的背景之下,同样也为人们的温饱问题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屋后的大山毁林成耕,大片大片的杏林消失殆尽,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田地种更多的粮食了,在他们眼里不可能存在“生态保护、水土流失”等等诸如此类的高端词汇,以及之下蕴含的深层涵义。乡亲们非常清楚:当下解决温饱问题才是首要任务,所以应运而生的就是,人类在食物链顶端显现的野心之下驯服的产物:各种谷物和杂粮广而种植,虽然产量不高,但生命力极强,种植面积大,在成倍的劳力和辛苦之下,收成还算可观。荞麦、豌豆、扁豆、燕麦、小米等等,五颜六色,漫山遍野。装点了山野,丰富了乡亲们的肚皮,也将孩子们的世界从那一刻开始装点得五彩斑斓,“小杂粮之乡”的美名不胫而走。
各种杂粮,首先从荞麦说起,因为在我眼里荞麦算上是最绝妙和最高贵的美食,没有之一。荞麦有甜荞麦和苦荞麦之分,都可做馍馍和面条,我们当地呈现的多以浆水面节节著称。荞麦含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苦荞:少糖,且含有丰富的铁等元素,被糖尿病和高血压人群所青睐。浆水乔面节节是我之最爱,做法可谓娴熟:舀面适当,加入少量白面增加柔韧度,撒以少许盐和食用碱,加水揉至擀面硬度,擀开稍厚,切成条状摊开备用。然后呛浆水,锅里倒入少许胡麻油,待油温升至六七成加入切好的小葱段,立即倒入舀好的浆水,烧至沸腾,舀出备用。开水下荞面条,捞出加入呛好的浆水,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面汤调节酸度,再配一勺油炒韭菜,一碗美妙绝伦的“世界好味道”由此诞生。因为浆水面以素食著称,所以它的配菜也以素菜为主,各种研制泡菜、咸菜、凉拌野菜(在我们家乡多以苦苦菜拌制)绝佳。夏天解暑,冬天解腻。这当然是长大以后走出家乡时的体会,在那个漫长的食物单调的童年来说可真没有过这样美丽的幻想。
其次是搅团和懒饭。其实搅团和懒饭从字面意思就不难看出,作法简洁凝练,从不拖泥带水,就好似家乡的父老乡亲:朴实、直接。搅团和懒饭做法和配料基本相同,就是依个人口味,将不同的杂粮面混合在一起,加入少量水倒入锅中,慢慢加热,直至稀糊状。唯一不同的就是搅团稍稀软一点,懒饭硬稠一点。搅团需加入之前说过的浆水加以调制,配菜以素菜为主,跟之前的浆水荞面节节配菜一致。但懒饭就不同了,可以跟之前提过的素菜加荤菜相搭配,也是比较完美之存在。
杂粮的营养价值也是被科学界和商家们津津乐道的,只不过商家们吹上了天,但毕竟人家是有实力存在的,不怕吹。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
以上对杂粮的偏爱当然是走出家门,远离家乡,甚至是好多年以后才渐渐体味到的,好似身体里的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其实一直在我身旁从未走远,只是有段时间忽略了她的存在。小时候可不是这样友好,就像天天相伴在身边的玩伴一样,但有一天突然失去了,却觉得弥足珍贵一样。
后来自从面粉和大米渐渐大量地进入我们的味蕾,杂粮逐渐成为我们主食里的配角,甚至一度消失不见。大米和面粉的出现,配以所谓的各种琳琅满目的美味佳肴,意味着生活开始好转,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我们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诱惑,但这恰似一种毒品一样强劲而有力地麻醉着我们对家乡的敏感神经。殊不知,这种味道已经历史悠久地与每个远离家乡的游子融为一体,而且深入骨髓、血液、肉体、毛发,直至灵魂深处。
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说,不管家乡落后与先进,贫瘠与富饶,那都没有关系,依然深陷于那里熟悉的食物,以及植根给我们的各种味道。这种味道也是各种风土人情,以及抹不去的各种美好的和各种苦涩的记忆。直至伴随我们归于黄土、隐入尘烟。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