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家国主义情怀

  文/吴娟霞

  从帕米尔高原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到北京天安门广场的英雄纪念碑,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一处都能看到鲜艳的中国红,那是属于中国人的独特浪漫,是属于中国人的精神寄托。

  “是盏!是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在最近大火的短视频《逃出大英博物馆》这部小短剧中让我们看到了新一代青年人的别样家国情怀。

  这支小小的玉壶在异国他乡流浪,在小小的展柜里孤独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日夜,然而现实中我们所看到的不止这小小的玉壶,是近几百万件文物因为战争、不平等条约等历史原因流离失所。这一切的背后是我们不能忘记的历史,从1840年开始,国家蒙尘、民族蒙难,人民流离失所,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这一幕幕的历史清晰地让我们知道只有“吾辈当自强”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有朝一日让这些在异国他乡的文物回归祖国。

  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说过:“文物只有在原生地展示,才最有尊严。如果像孤魂野鬼一样流失海外,就没有尊严。”据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近200多个国家收藏着100多万件来自中国的文物。这些瑰宝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却少有人知道他们的真正“身世”。资料显示,自鸦片战争以来,便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因战争冲突、不正当贸易流转,流散到世界各地。大英博物馆就收藏着中国文物超2.3万件,囊括了石器、彩陶、青铜器、以及唐宋三彩、五大名窑瓷器、等几乎所有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

  短片中的那一句“家人,你能带我回家?”也许是那些在外流浪一百多年的文物的心声。那一句“山河无恙,家国永安”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那一句“下一站,瑰葭路。”是所有在外漂泊的异国游子的内心呼唤。

  泱泱大国,五千年上下的历史文化就是我们新时代奋勇向前的底气和勇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为时代的新青年,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将个人的前途命运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厚植家国主义情怀,让那些文物能够堂堂正正、正大光明的踏上归家之路。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