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面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面前无困难。铁道兵是一支诞生于战火之中,在修路中成长的铁道工程技术兵种。在长达35年的奋斗历程中,涌现出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杨连弟就是其中一位。
著称于世的“登高英雄”杨连弟1919年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幼年时期时当过鞋匠,后又给人帮工种地,站柜台前当过伙计,甚至还被日伪抓走做电业工人,终日爬杆架线。而正是这些苦难,为他之后成为家喻户晓的“登高英雄”奠定了基础。
1949年1月,天津解放,31岁的杨连第应募参军,被分配到东野铁道纵队的桥梁大队,成为一名随军技术工人。参军的理由很朴素,因为家里有3个孩子,他需要挣工资养家糊口。命运的齿轮从此开始转动,而此时的杨连第,并不知道铁道纵队的光辉历史,以后又会做出什么样的惊天伟业,更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即将写入共和国的青史。
1949年,解放军挺进大西北,铁道纵队被中央军委单独调出来,改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由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命令部队开赴西北,抢修潼关附近的陇海线八号桥,让陇海线尽快通车,打通东西大动脉。八号桥横跨洛阳至潼关段观音堂的两山之间,桥高45米,上指蓝天,下临深涧,是当时全国第一高桥。这座桥曾在抗日战争期间几次被炸毁,国民党政府请美国工程使节团维修两年都未修好。要想修复此桥,必须有人爬上桥墩安放炸药,把高低不平的桥墩炸平重新架梁。由于缺乏施工机械,如何爬上桥墩成了难题。
杨连弟在桥下仔细观察,发现每个桥墩上每隔三米就有一根修桥时留下的铁夹板,虽然只有几寸宽,却勉强能站一个人。于是他主动向领导请示攀登,领导听后非常担心:用一根带钩的杆子钩住铁夹板上的圆孔,人顺着杆子爬上去,然后把脚手杆绑在铁夹板上来实现人力徒手攀登。听起来完全不能实现的事情,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而且爬的越高风越大,攀登过程中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徒手攀登是唯一的办法。团领导批准后,杨连弟在全团注视下,冒着随时坠落的危险,拼命向上爬,在技术人员测量好的地方,手工凿眼安放炸药,然后爬到最顶端等爆炸。桥墩爆炸之后,杨连第能不能活下来,谁都不知道,基本靠运气。也许是上天眷顾不怕牺牲、无畏生死的杨连弟,他不仅活着爬下桥墩,还因为“贡献技术、敢作敢为”使八号桥提前20天胜利通车,被授予“登高英雄”的光荣称号。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杨连弟随铁道兵入朝参战。在抢修沸流江大桥的战斗中,他利用两批敌机轰炸期间的间隙白天抢修,大大加快了抢修进度。运输线上斗争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前线作战,几乎夜夜都要进行抢修。寒冬腊月里,战士们往往要跳到冰河里摸黑施工,其紧张与艰苦常人难以想象。在美军的“绞杀战”中,铁路上每隔两米投下一颗炸弹。然而,志愿军有无数像杨连弟这样的英雄,不怕流血牺牲,还群策群力创造出一整套抢运、抢修的办法,建成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运输线。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个口号是:“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杨连弟作为当时难得的技术骨干,将生死置之度外,在后勤运输战线上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952年,杨连弟在抢修清川江大桥时光荣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他生前所在连队被命名为“杨连弟连”,中国铁道部将陇海铁路八号桥命名为“杨连弟桥”,并在桥西北侧建立了杨连弟纪念碑。纪念碑碑面朝着铁道,表达了人们对这位铁道兵烈士的敬意。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却永不停歇。战争动荡的年代已经过去,新中国向着光辉灿烂的共产主义道路上迈进。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接过先烈们用鲜血和汗水铸成的接力棒,应不负时代重托,不负青春韶华,迈向新征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用青春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前进的道路上依旧存在新的挑战、新的坎坷,但不屈的意志始终激励着我们,如杨连弟一般“登高者”的精神,那就是铁道兵之魂,将永远赓续绵延,薪火相传。
作者单位:中铁二十一局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