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奎元
本站通讯员:吕奎元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目睹战友出征上战场

 运送枪支弹药
   我在新兵连当炊事员,所在的连队没接到开赴前线打仗的命令。但不管新兵,还是带兵军训的老兵,都高度关注兄弟连队战士的出征。给予敢于来犯之敌以重拳还击,是军人的神圣使命。为稳定军心,两个即将开拨前线的新兵连,每天杀猪为战士们饯行。新战士都是十八九岁,刚离开家乡,离开父母走向新生活,许多人是抱着学技术、学文化在军营里成长的梦想来的,哪知要上前线打仗。谁都清楚,战争是残酷的,打仗就是要往死里打人,不是闹着玩的,运气好立功受奖,还有可能火线入党、提拔为军官。运气差的,战死沙场,连男欢女爱之事都不知道是啥滋味便永别了这个世界,这样的人生是谁也不希望的。谁也不敢保证自己肯定能活着回来。新战士们哭成一团,脸上挂着泪珠,有的在被窝里痛哭流涕,像天塌下来一样。多数人都在想,这一去恐怕再也见不到亲人了。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军人必须无条件服从命令。不管情愿不情愿,经过战前动员,离开父母不久的战士最终踏上未知的人生旅程。遗憾的是,开赴前线的几万名铁道兵官兵,因行军途中延误了十几分钟,被突然从天而降的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雪封山,待推土机开辟出一条道路赶到前线,自卫反击战宣告结束,增援的一大批铁道兵官兵,没回到原来的军营,而是带着无数梦想和对新生活的渴望融入陌生而亲切的野战部队,多数战士两年后退伍回乡。他们如果再回到铁道兵军营,5年后如果不退伍的话,也并入铁道部。从农村入伍的战士都渴望成为吃皇粮的筑路人。据我所知,从野战部队退伍的那些战士,少数人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有的还成为亿万富翁,有的成了厅局级领导,当然大部分的日子只能说过得去,谈不上很好。

  对越自卫反击战鸣金收兵后,对牺牲的军人还保密了一些时间,后来各地民政部门陆续收到在前线牺牲官兵的骨灰盒,有红的,有白的。据说红的是壮烈牺牲的烈士,国家还发给一笔抚恤金。白的是被就地镇法的逃兵,父母失去了儿子,没抚恤金,脸上也不光彩。那时,凡是家里有子女当兵的,都在打听自己孩子的消息,由于通讯落后,信息不畅,父母与军中儿女沟通难,没电话,手机还没造出来,靠电报、信件,往往一封信10多天才能收到,这种通讯方式在全世界估计延续了几千年。

  父爱如山,母爱如河。哪个父母不牵挂军中的儿女?焦急等待确切信息的心情可想而知。在一些地方,有的人道听途说,散布虚假信息,以讹传讹,制造混乱。当时在我的家乡有人造谣,说我在法卡山战斗中叛逃被击毙,县里要给家里送白骨灰盒。这个谣言我后来才知道,那阵子我写的亲笔信,父母怀疑是战友模仿的,真伪难辨。我父亲一次次到公社打听,公社干部怎么解释,我父亲都不相信。后来真相大白,但有人还以为我真的很不光彩地死去了。几年后的一个夏天,我回家探亲,一位多年未见的女孩碰到我吃惊地问,听说你早就没了嘛,怎么还活着?脸色被惊吓得煞白,以为大白天撞见鬼了。                                                             即将发起冲锋
       在自卫反击战中负伤致残退伍回原籍农村的战士,凡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国家都给安排工作。

  44年过去了,那场战争和当年英勇杀敌献身的英雄们,渐渐从老一代人心中淡去,70后、80后、90后的年轻人更不知道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80年代初国家出版的一本记载上百位为国捐躯的英烈感人故事的报告文学集《新一代最可爱的人》,很难觅到踪影了,连我这个爱书之人也没看到过,只能去图书馆寻找。

  作为中国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显而易见。我们的国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任何敢于来犯之敌都会遭到全国人民的有力还击。反对和厌恶战争,不等于没有战争,中国曾饱受八国联军、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共内战之苦,人民的生活度日如年,在死亡线上挣扎。残酷的战争,老一辈人体验的最深。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