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贿赂不可不防

  精神贿赂不可不防

  周玉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力度不断加大,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制度性成果和治理成效逐步显现。眼下,物质贿赂显明减少,精神贿赂却大行其事,领导干部不可不查、不可不防。

  精神贿赂,就是通过感情投资,以花言巧语、阿谀奉承的方法和形式来迎合领导,讨得欢心,求得好感,从而达到自己目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拍马屁、抬轿子、戴高帽等。

  精神贿赂的表现形式花样翻新。有的用甜言蜜语对领导极力吹捧、百般讨好,表现出百灵鸟般的伶俐动听;有的对领导过分恭维,唯唯诺诺,表现出小绵羊式的顺从听话;有的千方百计投领导所好,心思围绕着领导的好恶转,表现出宠物式的温良可爱;有的鞍前马后,事无巨细帮领导解决个人琐事,表现出奴才式的“勤劳”;有的人一天到晚琢磨领导心理需求,在兴趣爱好上找“共同语言”;有的人想尽招数与领导套近乎,什么肉麻的话都说得出来,拉近距离进“圈子”.....

  精神贿赂的性质。它更具形式上的灵活性和行动上的隐蔽性。前面加上“精神”两字,“贿赂”似乎显得沐浴了阳光,显得合情合理起来,与物质贿赂相比是“零成本”,通过悦耳动听的赞辞、“雪中送炭”式的服务、臻于精细的关心体贴,让被贿赂者感到这些人个性乖巧、善解人意,深谙为人之道,并且不具危险性和攻击性,于是在昏昏然中把他们当作知音、朋友,对他们给予或物质或职务或荣誉的超值回报。

  精神贿赂的危害极大。领导干部如果对“精神贿赂”缺乏免疫力,就容易把部属的心思引导到琢磨领导心思而不是琢磨工作上,造成精于嘴上功夫的人增多,埋头苦干的人减少,溜须拍马的人增多,干事创业的人减少,口是心非的人增多,诚实本分的人减少,最终使领导干部严重脱离群众,损害自身也贻误党的事业。“精神贿赂”就好比是吸食鸦片,一旦上瘾,很难戒掉,它出卖的是灵魂和人格,丧失的是党的原则,得到的是个人的虚荣,损害的是人民的利益。一个单位“会来事”者得实惠、“会干事”者吃亏,讲好话换好感,送奉承得重用,必然形成不好的导向,带出不良风气,败坏党风政风,最终损害党在群众中的声誉。

  精神贿赂存在的原因。一方面因为一些人通过精神贿赂得到好处,成为领导的“知心人”“自己人”“圈子人”“身边人”,自然会成为单位的“红人”,获得的好处多多,就会有更多工于心计的人竞相效仿。另一方面,少数领导干部习惯于被人追捧,喜欢搞前呼后拥,陶醉于“高高在上”的感觉,自然会对精神贿赂失去戒心,对巧舌如簧、见风使舵者送来的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迷魂汤”,欣然笑纳。再则,多元化的思想观念、物质化的人际氛围也为精神贿赂提供了土壤。

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权力,很容易成为精神贿赂的对象。近几年,不少“落马”官员都是没能经受住身边人的“精神贿赂”,逐渐走上不归之路的。所以,领导干部必须认清“精神贿赂”的实质,警惕身边的“点头哈腰”、阿谀奉承者,更要认清、提防身边的“温柔陷阱”。一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深度,达到“明目”“利耳”、“养心”的效果。二要善于自省,客观看待自己的素质和工作业绩,达到“誉之而不喜、毁之而不怨”的精神境界;三要专心谋事,工作上“专”、作风上“实”,踏实肯干、清廉正派的形象立起来了,虚假的、阿谀的、敷衍的东西自然会少;四要“亲贤人,远小人”,在人才选拔上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不能被表面上的“言语”所迷惑;五要守好精神家园,做到头脑清醒、刚直不阿、耳聪目明、广开言路,从而使精神贿赂失去市场。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