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献给祖国 热血抛洒高原
--记北新路桥集团北新岩土公司八号公路项目总工王文慧
叶城讯(通讯员 范子兵)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山顶的时候,王文慧和几个同事已经吃过早餐坐在了办公室一起交流亟需协调解决的问题。
刚说完,王文慧同志接了一杯热水便起身开始了忙碌的一天,做为项目总工,八号公路的每一个工期关键点的背后,都有他默默奉献的身影。
桥通天下,路通心灵,进入北新路桥一转眼十载有余,在这北新腾飞的十年间,桥梁托起了他的人生,道路畅通了他的理想,一条条风驰电擎的高速公路,承载了无数新疆儿女的期许和奋斗。情系江河山川的王文慧,与所有北新人一道,将满腔热血和真情绘就一张又一张壮丽的山水画。
2011年6月,大学毕业的王文慧通过竞聘,壮志豪情入职新疆北新路桥,成为了一名路桥建设者。初到工地,作为技术员的王文慧谦虚好学,一心扎根工地,与工人们打成一片,理论联系实际,受到领导的肯定与工人们的赞许,这一干就是十年,这期间,王文慧从一名测量员开始,施工员、主管、科长、副总工一直到总工,北新路桥所有的岗位,他是一步一个脚印的都走了一遍,多次获得优秀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先进个人、优秀现场施工管理者、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2019年,在乌奎改建七标的日日夜夜,王文慧白天在桥墩上值班,解决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晚上伴着灯光在办公室画图、描线、测算数据,当年他随身带着三件宝——钢卷尺、绘图笔和小本子。天长日久,钢卷尺换了三个,用过的小本子在办公室书柜胖堆了一大摞,大量的方案变更从日积月累中来。
2020年,乌奎七标全线通车,看到车辆在自己修建的路上疾驰而过,看到同事们欢呼雀跃,再多的艰辛与不易都觉得值了。“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和同事们一起完成一个艰难的任务,磨练了自己也磨练了队伍,在惊心动魄的处理各种困难时,也锻炼了我们勇于担当的工作魄力。”
2020年9月,世界上海拔最高,冬季时间最长的八号公路开工,王文慧主动请缨,勇挑重担,背起行囊,再次迎难而上。刚进场,项目就遇到了拦路虎,高海拔不但代表缺氧,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战胜严寒,10月的高原已经是寒风凛冽,营地、实验室建设又必须要在年底验收,因为缺氧高反,工人来一批走一批,营地及实验室建设一周的时间没有任何进展。王文慧心急如焚,从业主到项目的材料进场,从部队到政府,从设计到监理,王文慧积极沟通、分析利弊。没有人卸车、没有人拌和混凝土,自己带领兄弟们亲自上,哪怕一天垒上一层砖,也要把进度搞上去。十月底,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已经零下20度了,业主担心完不成实验室验收,王文慧拍着胸脯立下军令状,承诺不按期完成主动辞职,王文慧天天待在现场,亲自反复踏勘,优化施工方案,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最终按期完成了任务,打响了履约第一仗。
每当寒潮来袭,高原气温骤降,有时候会下降到零下40摄氏度。天气是寒冷的,但王文慧的心是火热的,他每天都会在工地上穿梭,把好安全、质量、进度关,有施工员心疼他,劝他:“您就稍微休息一下吧”。但王文慧却表示:“组织上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我就要尽我最大的努力完成它,不能辜负组织上对我的信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王文慧的表率作用,无声地影响着、激励着广大干部职工,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不断取得新佳绩。
八号公路的等级不是很高,但是却面临着世界性难题,高原冻土层的处理,总长度97公里,穿越达坂、河流、落石段、冻土滑融段,王文慧推进的方案是精心组织、尊重科学,以辩证思想,逐步推进,着力打造一条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品质工程。2021年,王文慧选择没有氧气设备的海拔5300米的最高驻地,他带领团队,积极协调各方力量,与1000多名参建者共同奋战,发扬北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不管大风肆虐还是冰雪交加,只要施工不停,他每天都要上工地来回几趟,一次次的获得了业主的赞扬,使得公司在建设单位组织的信誉评价中获得了AA的好成绩。
如今,八号公路项目部建设已经进入冲刺阶段,一条蜿蜒的边防公路通向昆仑深处,由王文慧组织的奋战之歌正响彻天际,他把对党和国家的一片赤诚融入到平凡的工作岗位中,青春可献,热血可撒。
王文慧说:未来可期,我们还是逐梦少年,终将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在祖国建设的浪潮中努力奔跑,逐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