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家风

       作为一名70后,我所受到的家风熏陶大多是从餐桌开始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物资匮乏,对于家庭人口多,生活条件差的一家6口人来说,每月的定量口粮都要精打细算,父母亲总是想办法把细粮换成粗粮对付着。
       记忆中,父母对我们的管教十分严格,定下了许多家规,比如说,吃饭时不许掉饭,要吃得干干净净;生活一定要节俭,除了有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以外,每顿饭不能超出两个菜;衣服裤子穿旧了不能丢,缝补一下继续穿;洗衣服的水不能倒,留着拖地。小时候,只要我们吃饭挑三拣四、剩菜剩饭,或者把米粒掉到桌子上,父亲就会很严厉地批评我们,要求我们不能忘记节俭的美德。在父亲严厉的家规面前,我们没人敢逾越。
       母亲也是非常节俭的人,吃馍馍总是一只手在嘴下接着,生怕掉了馍馍渣。剩饭剩菜舍不得倒,热热继续吃。有一次家里吃素菜包子,不合我的口味,就悄悄把吃了一半的包子扔掉,恰巧被母亲看见,母亲怜惜地捡起来,默默地吃掉了。至今想起这件事,我都感觉到很羞愧。母亲常常告诫我们:“不当家,不知盐米贵。”、“吃不穷,穿不穷,不会计划一辈子穷。”既让我们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又锻炼了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能力。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我们都养成了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习惯。
       那个年代,姊妹多,条件艰苦。我们上学的书包,都是母亲用花花绿绿的旧布料缝制的。学习用的笔记本,是5分钱一张买的大纸,用剪刀裁成书本大小,然后用针线缝制起来。无论写字,还是验算算术题,都是将纸张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放学后,我们姊妹几人在一盏微小的、昏黄的煤油灯下写作业,为了节约煤油,我们总是将灯芯调到最小处。在艰苦的岁月里,我度过了难忘的少年时代。
       迄今已进入了物质丰盈、衣食无忧的新时代。我也为人母了,生活条件比过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孩子的教育依然秉承家规,特别是在勤俭节约方面更是严格要求,教育孩子不挑食、不浪费,吃饭要吃干净,掉在餐桌上的米粒、菜都要夹起来吃掉。即使到了自助餐厅,也会教育孩子,吃多少拿多少,不够了再去拿,盘里餐要吃完才能离席。久而久之,孩子也养成了节俭的习惯,每次吃饭都是“光盘行动”。
       父母为我们营造了“勤俭”家风,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生活的道路,也影响了我的一生。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