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人才观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将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整理典籍和私人办学。删诗传书,定礼正乐的典籍整理促成了王宫之学向私家学术即子学的转换,奠定了孔子作为先秦学术开创者的崇高地位;而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育事业又使以七十二弟子为代表的大批优秀人才聚集在他的身边,由此而形成了先秦第一家学术大流派儒家学派。孔子的这种独特贡献和地位,使他的人才观不仅直接影响了后起的诸子百家,而且从汉代以后,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更是成为封建时代人才观的最高模式,左右着各王朝的人才培养、认定、选拔和使用。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绝无仅有的。这一点,也决定了孔子人才观在今天的独特借鉴意义。

     一、孔子人才观的层次与结构
 
   孔子将人才分为三个层次:1、偶像型人才,孔子通常称之为圣人。这类人才,有三个特点:其一,他们均是历史人物而非现实人物。孔子许为圣人的,包括皇帝、颛顼、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无一例外均为历史人物。而在现实中,“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论语.述而》),圣人是找不到的。其二,圣人都是君师合一型人物。上列诸圣,便是孔子称作五帝三王的几位外加武王、周公。这一点,同孔子的政治秩序论是一致的,在孔子眼里,只有君主才可能为民立极,为民作则,臣子的职责只是努力和忠心地执行君主的教诲,所以臣子永远够不上做圣人的资格。管仲是春秋霸政的实际开创者,他促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功业,功盖春秋。孔子虽然也称颂“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充分肯定他的仁政,但同时又批评他器小,奢侈,不知礼,换言之,并没有把他列作圣人,关键的原因,就是管仲是臣子而非君主。春秋另一大政治家子产,孔子也只是称颂他有“君子之道器”,同样没有列他作圣人。其三,圣人均是生而知之的天才。他们不仅高居尊位,天生聪明,而且道德完善,十全十美。例如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慧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实属天纵之圣;而尧舜,更是其仁如天,其知如神,敦敏而知时,畏天而爱民,恤远而亲亲的智慧和道德的双重偶像(以上参见《大戴礼.五帝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圣人只是偶像,而非普通人学习的榜样。
 
   2.理想型人才,孔子称之为君子(下文详论)
 
   3.普通型人才,孔子称之为士、志士、成人等。这一类人才,孔子谈得不多,而且所谈标准,大多较为散漫,让人不得要领,其中有旨趣且要求明确者,又与君子标准接近。究其原因,一是当时向孔子求学者大都是身份为士阶层下层成员,他们求学是为出仕,即要摆脱穷困的士身份。向他们谈士当如何,不当如何,很难与其学以干禄的求学动机合拍,是不合时宜的;二是孔子本人是个救世理想很重的人,他办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一批济世救人的政治人才。所以,对普通型人才,他虽然时有论及,但基本上是不重视的。
 
   虽然孔子对这三个层次取舍轻重态度不同,但的确,他的人才观却由三个层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其中,理想型人才是结构中核心要素,偶像型人才却起着旗帜和航标的作用,普通型人才作为理想型人才的补充而存在。
 
   二、孔子的君子观
 
   君子一词,最先出现在《尚书.酒诰》中。直到孔子改造它的涵义以前,君子一词始终是对身份的指认。从孔子开始,君子一词变成了对人才的称谓和评价,成了价值符号,孔子对弟子说“汝为君子儒,匆为小人儒”(《论语.雍也》),便是明证。
 
   孔子君子观的原型是当时活跃于政治舞台上的贤人们。他们往往才干出色、品格优良、思想开明,富有政治远见和社会责任感。但相对来说,贤人们数量有限,他们是实际的活动家而非理论家,加之其活动本身的复杂性,言行方面往往莨秀并存,这对于当时急于进入仕途并一心钦羡贤人们的广大士阶层成员在学习上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孔子的君子观正是适应解决这一困难的需要而产生的。
 
   作为一种人才观,孔子君子观的核心是君子在道德学问方面的修养,在这方面,既有原则的要求,即“知、仁、勇”三道德,也有一般的行为规范,如“君子喻于义”、“敏于事而慎于言”、“周而不比”、“和而不同”、“成人之美”、“泰而不骄”、“贞而不谅”、“矜而不争”等等,核心是“仁”,它是孔子设定的最高道德标准和完美的修养境界,其实质是精神的高度自觉性与行为的高度规范性的完美统一。
 
   内在的道德修养体现在举止言谈上,便构成了君子的风度仪表,诸如“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衣着有一定的章法;“不威则不重”,神情要庄重严肃;“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外貌举止,一定要不失风度;“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而言谓之瞽”,言语谈吐,不仅要慎重,而且要讲究分寸,恰到好处。归结为一句话,便是既不能文胜质,也不能质胜文,而是要“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高超完美的修养,主要是依靠好学不倦的途径获得的,即孔子所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对君子来说,勤奋好学是其获得完美从而步入仕途的根本途经,即“学而优则仕”。孔子把这一点总结为“君子善假于物也”,好比是升高而搏见,顺风高呼,假车马以致千里,假舟辑以绝江海(见《大戴礼.劝学》)。一个不好学的人,是朽木不可雕,没有资格做君子的。
 
   君子的修养,不是单纯的自我完善。对君子来说,一切的作为,全都从属于一个根本宗旨,那就是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是称不上君子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只有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君子的修养风度才有意义。孔子斥樊迟为小人,根本上也是由于樊迟的问学稼问学圃缺乏使命感与责任感。怀居怀土之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之士,均属此类。对君子来说,就要有一种“朝闻道夕死可矣”、“谋道不某食”、“忧道不忧贫”的献身精神。
 
   总起来说,一个合格的,思想的君子必须具备以下四项条件:“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作者简介  
 

 杨敏,生于1984年,山东潍坊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
曾在《人民日报》《半月谈》《文汇报》《诗刊》《大众日报》《星星诗刊》  
《新华日报》《知音》《深圳特区报》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作品多篇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