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墓前听传说 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对象,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我有幸第三次来到这里观光朝圣,沁润心田,细细瞻仰奇特的古代建筑艺术,惊叹这里的圣人圣迹;认真聆听导游滔滔不绝的讲解,感慨这里的有丰厚的中华古代文化艺术珍宝。
且不说孔子死后历朝历代帝王对孔子不断加封的同时,对其后代也总是恩宠有加。孔府、孔庙修建得古色古香,气魄恢宏,仅次于皇宫,于此可见一斑。单表我站在孔子墓前的所见所闻。
孔子死后,其弟子将他葬在古时鲁国城北墙外洙泗之间。后其子孙累代接冢而葬,至今延时2400多年,葬人近80世,是世界上延时最久的家族墓地。传说经过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历朝皇帝下令不断扩建,现在孔林总面积达2平方公里,比曲阜古城还大1.5倍,内有多种古树名木9000余株,一般树木10万余株,在万木掩映的孔林中,有孔子及其历代子孙的墓葬10万余座,墓碑及历代竭墓题记4000余块,石人石兽等时刻1000余件。我站在孔子墓前,真有一种“古木千年在,林深五月寒”的感觉。
孔子墓是红垣环绕的独立墓区,正中大墓隆起坡如马背,墓前有明朝正统八年(1443)巨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八个大字。孔子墓比较奇特,整个布局是“携子抱孙”式。孔子墓东为其儿子孔鲤之墓,前是其孙子孔伋之墓。导游讲解道,传说孔子生前创立了恢宏的仁爱学说,名扬神州大地,其孙孔伋一生勤奋好学。著有《中庸》一书传世。而其子孔鲤却无甚建树。但孔鲤洋洋得意一直感到幸福自豪,有一天,他对父亲孔子笑道:“你子不如我子”。随即又转身对儿子孔伋说:“你父不如我父!”听了这个传说,我不禁哑然失笑。心想,这必是后人编的,可是透过个笑话,又好似看见孔子家庭气氛和谐、老少和乐。
孔子的学说教化四方,垂披万世,塑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民族的性格,孕育出了有特色、有凝聚力的东方文化。他那广博的仁爱与智慧,从不因朝代替换、治乱更迭而移易,孔林里的一切便是最好的诠释。孔子墓的西边有三间瓦房,即为明朝修建的子贡庐墓,我好奇地想了解其中的典故。
热情的导游手指子贡庐墓、子贡手植楷树,介绍道:传说孔子死后,他的三千弟子云集孔子墓周围,为老师守墓三年,后才陆续散去,唯独子贡一直守墓六年,今有“子贡墓处”碑以作纪念。为什么孔子生前教过三千弟子,唯有子贡守墓时间最长?传说孔子病危之时,各位高足弟子都聚在孔子身边,独有子贡正在外面经商,孔子思念子贡,口中念叨子贡的名字,等到子贡匆匆赶来的时候,孔子已是奄奄一息了。为此子贡内心感觉很是内疚,于是他决定用加倍的守墓时间,为老师守六年的墓来报答孔夫子对自己的深深教诲和殷殷厚望。导游让我们仔细观看庐墓处享殿之后,指着那座灰瓦斗顶的凉席,说那叫“楷亭”。我看见那亭内立着一块很大的石碑,上刻一棵古老的楷树。而那孔子墓南侧有一株苍劲挺拔的古老的柏树,称为“子贡手植柏”。导游见大家有些疑惑,便解释说,相传孔子死后,子贡奔丧来迟,哭丧棒不能插进墓中,便插于墓前不远处,日久天长,长成一树。只不过,这棵树在明朝时期就已枯死,现在仅存树桩;后人又重新种植一株,流传至今。碑上雕刻的楷树,大概就是纪念这个引人深思的传说的。我想,这既是表达子贡报孝孔夫子的一片真情,也是教育后人,无论何时何处都要尊师敬师不忘根本。
孔圣林里藴藏着许许多多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孔子墓前也流传着数不清的美丽动人的传说和故事,诸如“公主下嫁衍圣公”的秘闻,就是一例.传说清朝乾隆皇帝有个掌上明珠,只因这位公主脸上生来有块黑痣,算命先生说这块黑痣主灾,不能常住宫里,只能嫁给比王公大臣更为显贵的人家,方能洪福无边。可是天下之大,除了皇家有谁能比王公大臣更为显贵呢?老乾隆算来算去,满朝文武,只有“历代尊王”,“千年尽公”的孔子家了。因为,天底下只有孔子第72代衍圣公才能在皇家御道上和皇帝并肩行走。历代的皇帝到曲阜都要向孔家的老祖宗孔夫子行三跪九叩头之礼。但是,由于当年清朝皇家族规规定,满族和汉族是不能通婚的。于是老乾隆便想了个变通的法子,即让这位公主认户部尚书于敏中为义父,然后以于中堂大人的“三小姐”名义嫁给了孔子第72代衍圣公孔宪培。相传公主下嫁之日,陪嫁的服饰上千箱,从北京往曲阜整整运送了三个月。那一年,乾隆皇帝特将曲阜应征的徭役、钱粮“全行蠲免,以变恩敷。”关于公主下嫁孔府,历来只是传闻。殊不知到了民国二年,在续修的《孔氏家谱》中,清清楚楚记载着“七十二代宪培……,高宗以子妻之”,总算是道破了这段隐情秘闻。
听导游叙述了许多,不禁让我感慨万千,心想,世间许多的传说,其实都是有出处的。这是,我驻伫立于孔子墓前,感觉到古代圣人孔子墓坡缓阔广,给人一种峻而不险,威而不武的感受;凝视着矗立在他墓前那块古老的巨大碑石,我恍惚看见一位布衣慈祥的老者,携带他三千弟子升天而去,他那经世不衰的“仁者,爱人”的话语好似在我耳畔响起,我暗自想到:孔子的仁爱思想不正是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继承和弘扬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