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奎元
本站通讯员:吕奎元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家是温暖、幸福的港湾,每个人对家都有特殊的感情。在外漂泊的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思乡、念家的情绪像一坛老酒,会一天比一天浓烈。
   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有家真好,想家的时候,家那熟悉的画面便会出现在脑海里。在他乡的人都想家,当情绪低落时,一想到家便突然好起来。离开家在外面做事,不管待遇多好,环境多么优越,总感觉还是自己的家好。我当兵的前几年,时时想家,盼着家里父母来信,希望家里平平安安。为了减淡或忘却对家的过度思念,不因思念家而影响工作,我总是拼命地干活,在隧道里,有100分的力气都要使出来,有时试图使出120分,见力气大的山东兵肩扛3袋水泥,我也要力所能及地扛2袋200斤水泥,目的是用超负荷的工作量淹没浓浓的思乡念家情绪。刚满18岁离开父母离开家,在外面闯荡,一下适应不了新环境,有的新兵在被窝里偷偷地哭泣,可是一旦进入隧道,换了个人似的,精力本能地用在工作上,顾不上想家,似乎脑子里没家的概念了,下班后闲暇时间,家,像一头赶不跑的山羊,又出现在眼前。
   成家以后,小两口在一起,对家的思念要淡一点,再有个孩子,而且三口人常年能在一起生活,不论生活条件多艰苦,都感觉幸福温馨。因为有两个家——自己的家和父母的家,往往是将自己的小家放在首位,兼顾父母那个大家。很显然因为有眼前的小家,对家乡那个以父母为核心的家的牵挂便没那么强烈了。如果妻儿在家乡,自己独自在外,只要是爱家,爱自己的老婆孩子,感情专一,对家产生的思念之情与刚离开家是一样的。90年代我在宣传部从事新闻写作7年时间里,下基层采访的次数比较多,一年少则两三次,多则四五次,既有短暂的几天,也有两三个月,只要时间超过一个月便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想回单位,我的家与单位相隔不足百米,回单位等于回了家。
   我在基层工作27年,没成家之前想回家看望父母,在大西北当兵,离家几千公里,坐火车几天几夜,一路颠簸,旅途劳顿,可是一想到家和亲爱的父母和哥哥弟弟、姐姐们,便一下精神振奋,浑身的倦意全消,家的诱惑力、吸引力,催生的力量多么大啊!家似乎是一滴兴奋剂,只要滴在心田里,马上激情澎湃,云开月朗,阳光明媚。在外成家立业之后,回一次老家,临出发的前一两天便睡不着觉了,满脑子是父母的身影和老宅熟悉的景象,哪个位置放置个什么农具,房后那颗松树长什么样都记得清清楚楚。车到省城,离家还有几个小时的路程,便有点迫不及待了。早时候从省城到家先是坐近4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在省道一个出口处下车,离家还要徒步30里路,两个旅行包压在身上沉甸甸的,一路走往驼梁山深处前行,走一段休息一会,没觉得有多累,这跟心情有关。
自己的家是长久的,但不是永恒的,因为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而父母的家也是暂时的,通常情况下,他们要早于子女去世。家与鲜活的生命是连在一起的。
   父母健在,自己出生和长大的那个温暖的家便在,父母一方离世,这个家是残缺的,叫人伤感的,而双双驾鹤西去,那更是黯然神伤,倍感生活的无奈。记得2018年春节后办完母亲的丧事离开家乡时,望着送行的哥哥嫂嫂、弟弟弟媳妇和乡亲们,我落泪了,差一点哇哇大哭起来。母亲在世时,我好想每天跟她在一起,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忠孝不能两全,在她疾病缠身的那些年,我基本上每年回去一次,有时是两次,母亲在,家就在。母亲去世三年来,我没回过老家,家已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
   家与故乡总是联系在一起的,爱家的人必然爱自己的故乡。
   我不会因为父母的离世而永久地阔别家乡和老家那几间老房,也许盛夏季节会回乡避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原始松林天然氧吧的舒适和惬意,采摘野菜野果,与哥哥和弟弟共话小时候经历过的事情。还有个想法,必要时花钱将5间老房拆掉建一栋2层小楼,回家有个方便吃住的地方。有时候觉得父母不在人世,自己年纪大了,建房意义不大,不如卖掉算了。建新房呢,还是卖掉,在犹豫中,心里很纠结。
   在喧嚣的城市住久了便想回归自然,在农村有个小院、几间瓦房、喝泉水不花钱的感觉是非常好的,最适合养老。家是暖身暖心的地方,梦中出现最多的是家,家,承载着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故事,承载着童年的幻想,有快乐有烦恼。我在外几十年来,家像一只“小划子”,是漂泊不定的,随单位流动到哪里,家便在哪里。在铁建系统流传这样一句话:走小路修大路八方有路,舍小家为大家四海为家。这是筑路人的生活写照。在外漂泊多年后终有安定的一天,不管在哪里,故乡的家永远不会忘却。


 
              中铁十五局集团二公司杭甬项目吕奎元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