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幕降临,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茫茫戈壁中,总会亮起几点微弱的灯光,发电机的轰鸣声偶尔响上一阵,工友们紧张的扒拉几口饭,说笑打骂一阵,便躺在用木板支撑起的简易床上,沉沉睡去。继而这大地又归于一片宁静,连那微弱的灯光也消失于夜色里。
中铁二十一局一公司修筑的和若铁路线长100多公里,线路两侧驻扎着数十家劳务队伍,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多至四五十人、少则七八人一队。从路基填筑到附属施工,寒来暑往,他们不辞艰辛,投身铁路建设。
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项目部实行每日现场排查报告制度,使我有更多机会和他们交流,也加深了我对他们的理解。每日晚上8点准时出发,到队伍驻地点名、测温、了解防疫等相关情况。车子沿施工便道一路前行,戈壁滩上的晚霞映照着高低起伏的沙丘,苍凉而辽阔。发电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隐隐传来,便知道临近队伍驻地了,最先映入眼帘是夜幕下的那一盏路灯,高高地挂在木杆子上,它在辽阔的沙海中,散发出昏黄的光。下车,蚊虫以其热烈的欢迎方式围绕着人上下盘旋飞舞,催促工友们排成队,点名、查测温台账、消毒台账、询问防疫物质是否充足、后勤保障是否到位等等,一个流程下来,排查人员往往还要跟工友们唠唠嗑。我便对他们的一言一行详尽记忆,力图寻得有价值的话语点,因为兼具宣传报道任务的我深知,好故事在一线,成长于泥土之中。
七百多人的劳务作业人员,他们大多年近五十、更甚者年近花甲。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瘦瘦的、高高的老李头,他五十来岁,满头银发乱糟糟的,笑起来脸上的皱纹被挤成一道褶,一双手掌里外都是茧皮。每次排查注意到,他很多次侧躺在木板搭设的床上一边视频通话,一边用手揉着腰。出于好心,我问“你腰怎么了?”,他答“老毛病,腰疼犯了。”,队伍带班人员一旁解释“这里大多人都腰疼,我们铺设的预制砖,一块35公斤,一人一天要铺设近300块,时间一长,工人们身体顶不住,防疫又抓的紧,县城也进不去,这两天我发愁怎么给他们买点止疼药呢。”我说“我们的车有进县城的通行证,买了下次带给你们”。他握我手致谢。我们从他驻地离开,不一会,身后那高高挂起的照明灯成为了戈壁滩上的一个黄点。
坐在车子里,我细细思量,我是记得这个老李头呢,他的上一家队伍负责人尚未与他结清工资,在民工工资发放情况现场摸底排查中被发现的,当时我与队伍负责人通电话,督促其办理此事,队伍负责人回复:“定会快快办理”。我想,随着国家对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大力治理,拖欠现象大大减少,何况项目采取了严格的监督管理措施、对每月民工工资实行代为发放的办法,相信老李头的问题会得到妥善解决。我倒是又想起他揉腰、视频的场景,不禁让人感叹:多少个日夜,又有多少他这样的人,七八个一同挤在闷热的板房里,躺在木板床之上,身体上的劳疾也许让他们辗转难眠,但第二天升起的太阳催促他们开启新一天的劳作。
车子在便道上颠簸行进,荒凉的戈壁滩上回荡着汽车发动机的声音,我们把队伍的需求一一记在本子上,相信大家齐心协力,定会度过眼前难关。车窗外的风声呼啸,隐约中前方驻地的灯光似乎更亮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