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部的两位同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知不觉已经来到项目部三年了,从去年九月份我们项目部技术部就剩三个人,总工去首都市政了,技术部部长去调到别的地区了。看着同事们一个个离去,心中有着万分不舍,但是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这时我才发现,我技术部的两位同事是有多么的威武。两位同事都只比我早来了一年,但是已经是可以独挡一面了。瞬间感觉他们一下子成熟了好多。

  第一次上路就碰到了王红顺这位大兄弟,当时他负责现场沥青技术这一块,戴个小帽子,听着那一口流利的英语,给我们几个新生羡慕的不行。特别是午饭请我们喝了可乐,更是让我们瞬间融入了这个异国他乡的家。

  时过境迁,再看王红顺,已经是坐镇营地:计算剩余工程量,复核营地库存,和监理沟通账单计量,参加业主会议,对业主和监理日常信函的回复;和二分部沟通剩余现有附属设计,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变更。市政要举办开工典礼时,需要做一个项目整体效果图,他一边做着我们项目这边的日常工作,晚上自学研究(Autodesk Infrastructure Modeler)AIM软件,一天一夜没有休息,给赶了出来。当在首都市政项目举办开工典礼时,动态动画一经播放,现场直接一片掌声。他时常告诉我,得学习国内的先进施工工艺,学习国内的先进软件和技术,不能被淘汰,非洲也是要发展的,公司也要发展,只有你有先进的技术才有竞争力。每天晚上看到他加班到十点仍然要坚持自我充电学习一个半小时,让我深深汗颜,实然是我身边的活榜样,值得我去学习。

  他工作时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丝不苟,较真,扣的特别细。经常听到他边做资料边审查之前的报表和资料,这个不行,这个得改,这个不该是这么来的。这就是他的工作态度。本来计划五月份回去订婚的他,由于今年的疫情,依然坚守在岗位,从来没有听到他抱怨过。经常听到他对家里说,没事儿的,没事儿的,我在这边一切都好,不会感染的,我们这边是很有保障的,休息可充分了,我不忙。可再看他的手下,飞速的敲打着键盘,整理着各种报表、材料、图纸,手里的笔在不停的写写画画。从来没有听到过他说自己手里的活儿多,也从来没有听到过领导布置给他任务时,他回答完成不了的。会的细作,没做过的,翻阅资料,去学习,依然也要如期高质量的完成。现在的他又开始了对BIM的自学模式。

  杨明松,从我到项目时,他就负责实验室。我一直以为他是一个有着从业多年经验的老师傅,没想到是一个比我小了一岁,但是比我早从业一年的学霸。现如今他负责实验及索赔,他的自信、高效率的工作、坚定的信念,使我佩服不已。

  项目在2018年10月份时需要开启面层,这对我们的项目意义巨大,是我们项目一个重大的节点,而面层的开启需要一份合格的配合比,由于不同的地区碎石场产出的碎石型号比例皆有区别,所以如何利用现有的碎石比例来做出一份质量合格且尽可能的与项目碎石比例符合的配合比就显的至关重要。一次次的修改,一次次的催促,会议室中一次次激烈的讨论,最终面层摊铺工作如期开展。面对质疑,他坚信自己的配比,因为这是他翻找了无数规范,计算了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做出的结果。

  他偶尔醉熏的时候才会说,是,我年轻,经验不丰富,但这就是我努力的结果,这就是我的心血。当我们项目1.5公里互通转盘铺筑完成当地社会交通车辆开放时,两天之后,再次在现场相遇,他拉着我的手说,看到没有,这么大的交通量,这么重的车载,我们只有二十公分的级配加五公分的面层,但是你看,没有跑翻油,没有车辙,没有撕裂,谁还敢说我做的这配合比不行!这时我看到了他眼中的光,是坚定,是自信。

  这就是我的两位技术部的同事,是我在现场奔波时的坚强后盾。虽然我们的年纪相仿,但是他俩一直深深的影响并感染着我。在生活生活上我们相互关心,在工作上我们相互扶持相互帮助。他们的执着、自信、较真、学习能力,正是做为一个技术人员所需要的基本优秀品质,让我们携手共进,励志前行!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