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原来的印象中,“老实”一词一直是褒义的,老实人是被众人善待的,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是备受人们推崇和赞颂的,“俯首甘为孺子牛”也曾是许多人的价值追求。
但不知从何时起,媚俗之风甚嚣尘上,厚黑哲学大行其道,“聪明”“情商高”成了夸赞别人的高频词,而“老实”一词渐渐开始变味,甚至成了讥讽他人的贬义词。“那个人太老实”“那个人老实巴交”等词汇常常被“聪明人”挂在嘴边,作为贬低老实人的日常用语。
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让老实人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都慢慢被矮化和边缘化,变得既没话语权更没公权力。“老实人吃亏”这一理念也渐入人心,成了大多数人的共识。
于是乎,许多老实人开始想着法地去改变自己,以期让自己变得“聪明”一些、圆滑一些、世俗一些。但现实却很骨感,大多数想让自己变“聪明”的老实人不是起步维艰,就是半途而废,怎么也“聪明”不起来。究其原因,一是老实人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无法突破自己的原则底线;二是老实人缺乏“变不老实”的内生动力,东施效颦,往往弄巧成拙,得不偿失。虽然许多老实人也想从《厚黑学》《情商高就是会说话》《人性的弱点》等书本里去“汲取”自己最缺的营养,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许多人只是学会了其中的道理,却总把道理的实施寄望于下一次。
或许是“聪明人”太多,社会风气太过虚无,已经阻碍了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又或许是人们终于幡然醒悟——社会的进步总归离不开老实人的勤劳实干,近几年,社会呼唤老实人回归的呼声越来越高。“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干事人心寒”“‘老黄牛’精神不能丢”“让‘老黄牛’有为也有位”等呐喊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要求全党同志“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周恩来同志曾说,“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新时代,习近平指出,“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应该说,忠厚老实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和执政理念。
如今,时代开始呼唤“实干家”,各组织也开始大力弘扬“实干文化”,实干之风已有蔚然成风之势。真心希望这股风越刮越大、越刮越久,让老实人真正安心下来、实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