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兴勇散文选登(79)
天渐黑,刁娜的爱人去车里拿警示牌,好作更明显的提醒。就在这时,不幸再次发生:一辆飞驶而过的小轿车躲闪不及,车上反光镜将刁娜挂倒。经医院诊断,刁娜右小腿两处骨折,其中一处是粉碎性的。这是一个多么感人至深,荡气回肠的场景,面对感激和赞扬,刁娜说:我只是不想让小悦悦的悲剧重演。更为动人的是,施救者、被救者、肇事者三方“因祸结缘”,用人性的善良与光辉,在文明城市烟台的大地上,书写着一段传奇的感人故事。
有记者问刁娜“10月23日那天为什么停车救人”。刁娜回答:“当时看到一女子横卧在马路中央,浑身是血,脑子里一下想到小悦悦,就毫不迟疑地让丈夫停了车。我感觉这位受伤的女子需要我的帮助。”多么朴素自然的回答,这才是人性的真实体现。
被刁娜所救的女子名叫王园园,今年29岁。她被撞断了10根肋骨,家里还有个4岁的小孩,后果是多么的可怕和可怜。躺在病床上王园园说:“小悦悦的事,我也听说过,我碰上了好人刁娜,这真是幸运,我们全家人的幸运啊!等能下床了我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看刁娜,谢谢我的救命恩人,她是我这辈子永远的好妹妹呀!”在刁娜病房里,除了家属外,还有一位中年女人始终默默不语,守候在她的床前。她就是撞伤刁娜司机的母亲,她眼含泪水说:“刁娜不仅救了园园的命,也救了我儿子的命。不是这个姑娘好心相救,儿子肯定会撞到受伤的园园,后果不堪设想,儿子的一生也就毁了。”
肇事者一家的诚恳态度反而让刁娜和母亲有些过意不去。刁娜的母亲说:“我女儿生下来是完好的胳膊腿,现在腿上却永远留下伤疤,刚开始心里也有些怨恨,但肇事者母亲的补救行为感动了我,这个妈妈,也很不容易!”这场三家人“因祸结缘”的特殊场景,用行动、用良知、用诚信友善,书写了一段关于公德和责任的感人故事,正在社会上广为传诵。
在佛山小悦悦两次被车碾和武汉88岁老人摔倒无人扶的事件之后,在一个民族陷入集体的道德焦虑、道德追问之时;在冷漠围观、见义不为,保身哲学泛滥,道德浓度稀释之时。刁娜的善行义举,三家人人性的善良,既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值得让我们深思。我们是否真的患上了“冷漠症”?是否真的丢弃了善心与义举?笔者认为:道德信心不应被轻易否定。更重要的是,储存于民间向善的道德力量依然深厚博大。除了“最美女孩”刁娜,还有像杭州吴菊萍那样的“最美妈妈”和大火中架梯救了20多人性命的上海“最美奶奶”等,这些美好的人和事,足以让我们感动且温暖,更是让我们互信互爱,应该相信“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说法在中华民族是有基础的。
其实,行善本是平凡朴实自然的无须思索的事。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的朱燕珍就很淡然地说:“这有啥,谁都会这样做!”这是助人为乐蔚然成风最深厚的民意基础。普通人的善行平凡而伟大,表现出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珍惜。佛语说得好:一滴水中看世界。行虽微小,善心乃大。行善不一定非得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一个微笑、一个扶持,能帮助别人,都是有意义的大事。
“惊天大义”在平常是并不多见的,更多的是举手之劳的平凡小善,正如刘备临终教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在拥挤的公交车上,能为孕妇与白发老人让个座?从这些看似微小的善举中,不断养成行善的习惯,让一次次举手之劳,日复一日地连接起来,在路见危难之时定能表现出挺身相救的最美画面。我们在痛心于道德缺失,呼唤着道德复苏的同时,还不如从自己开始,从平日里的身边小事做起,保持住“人之初,性本善”的本性。
(本文2011-11-17发表于中国文明网)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