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兴勇散文选登(70)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优秀新闻工作者就像一颗好的种子一样,唯有深植泥土,才能生根发芽,只有真正扎根基层,才能获得切合实际的新闻题材,“闭门造车”绝对是写不出好文章、好新闻来的。通过这次“走、转、改”活动,对我们这些生长并长期工作在基层的兼职新闻报道员来说,也必将成为一个崭新的起点,并将激励着我们带着常态化的思路走下去。
在以前的很多时候写新闻报道总是习惯于跟风走,写出的稿子也多追求宏大叙事,或者写与领导相关的多,写一线劳动者的少,而常忽略了普通员工的感受,稿子数量虽然上去了,但是质量下降了,人气也渐渐减少了,很多自以为得意的好文章,却并没有给广大员工留下多少印象。而那些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作品,尽管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却依然在人民群众心中记忆犹新。例如由著名战地记者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当时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至今还在鼓舞着我们。在我们观看了《英雄儿女》、《上甘岭》《激战无名川》这些电影之后,在被影片中英雄所感动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新闻记者不怕牺牲深入战争前线的身影。再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至今在人民群众中印象深刻,从感人肺腑的真实报道中,让我们既看到了兰考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的身影再现,也让我们从文章中看到了新闻记者深入乡村的足迹。
再如近些年涌现出的英模人物,如孔繁森、杨善洲、李林森等的先进事迹,都从中展现出了广大新闻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动人场面,进一步验证了只有从基层、从群众中得来的真实生活题材才能写出最好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来。人民群众之所以认同的原因在哪里?一位资深记者说得好:一名记者能否写出好作品,绝不是取决于记者的“妙笔生花”,而是取决于记者是否真正心系群众。只有和老百姓成为真朋友,写他们关心的人、写他们关切的事,你的稿子才会越来越有“人气”。
作为中国铁建最基层的兼职报道人员,我们的新闻素材主要来源于遍布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工程项目部。“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几十万铁建员工和几百万的农民工,才是推动我们中国铁建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石。“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广大基层干部职工永远是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智慧和力量源泉,所以我们的新闻报道应该把“走、转、改”常态化,始终坚持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的原则,大力宣扬基层职工的辛勤劳动和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的聪明才智。如我们近期发表在求是理论网上的《华阳桥上“黑牡丹”》和《我们的文章给谁看》、半月谈网《迟到的秋天》、中直党建网《农民工里有人才》、以及刊登在中国铁建股份公司网和中国企业党建网《用挖机描写精彩人生》等文章就受到了广大职工的称道与喜爱,网上点击率也都很高。如《华阳桥上“黑牡丹”》描写的就是五位由云南来的农民女工,在华阳桥建设工地上与男工一样,不怕日晒雨淋,看着她们那一个个被阳光晒黑的脸庞就像几朵盛开的黑牡丹一般美丽,在农民工中引起了广泛的好评。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说:“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基层的宣传报道工作无论何时也离不开职工群众,所以,在新闻报道日常工作中必须增进与职工的感情,拉近同职工群众的距离,真正把基层当成最好的课堂,把职工当最好的老师,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我们才能写出不会被群众戏称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的文章。此次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好刘云山同志对新闻工作者讲的“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的精神实质。为此我们必须扔掉刻板的腔调,用通俗的语言,用鲜活的事例来宣扬最广大的基层职工群众。
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了解到最真实的群众生活,才能真正与职工群众心连心。宣传报道工作的真实目的性,也就是为了引导员工聚精会神地搞工程建设、一心一意地为企业谋发展,为国有企业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营造良好氛围。因此,必须严肃认真地考虑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透过一个个平凡的人物,让职工群体从中看到自己不平凡的品格和精神。其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是短期之策和权宜之计,而是一种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应当成为新闻报道队伍建设的长远之举。我们常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宣传必须坚持的原则,那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也理所当然地应当成为宣传工作的一种常态。我们赶上了这个伟大时代,生动反映这个时代的主人——广大基层职工群众的真实生活,是我们基层新闻报道工作者的崇高责任。
(本文2011年11月11日发于中直党建网-思想漫谈与中国新闻网)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