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兴勇
本站通讯员:鲁兴勇
中铁十五局二公司

农民工里有人才

—— ——鲁兴勇散文选登(65)


 
  哪些人算得人才?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这就是说,看一个人是不是人才,不管他是哪一类型的劳动者,只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就可称之为人才。
  农民工算不算人才,我不想争论,但农民工里有人才是不争的实事。农民工给社会创造了财富,成为城乡经济发展离不开的劳动大军,是他们担当着苦、脏、累、险活儿的主角,在工程建设领域中如果没有农民工兄弟的参与施工就无法进行。现在许多大型企业只保留大专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几乎没有固定的一线产业工人,有些连技工也很少,这就为农民工成才提供了机会与平台。
  古往今来,在劳动实践中苦学成才的例子很多。古代的不说,当代的发明家包启帆,就只有初中文化而成了抓斗设计的行家里手;再如全国劳模、中铁一局高级技师窦铁成以勤学苦干的精神,成长为铁路变配电所施工的专家型工人;学习型农民工王钦峰经过多年自学历练完成四十多项工艺革新,成为全国劳模。这些普通人的成才经历,再一次证明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这一论断再一次体现了劳动人民创造历史、人才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观,彰显了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因此,我们要树立有特长、有绝活就是人才的观念。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八亿是农民,农民工有近两亿,如果让人人皆可成才成为社会的共识,就可以使我们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只依靠“人口红利”的局面,转变升级为高质量、高效益的“人才红利”,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不可否认,在社会现实中对人才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只认为上层精英、从事脑力劳动、有学历职称的是人才,农民工出身的“土专家”“农技工”不算人才,这些模糊性、片面性的认识,是不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农民工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是农民工吃苦耐劳的精神与知识分子的智慧相结合,才使我国经济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也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精神所在和实质表现。
   如今就有不少农民工自豪地说:“只要掌握技术,有绝活儿,就不愁没活儿干。”在我们项目上有位叫彭兆阳的农民工师傅说:“我从十七岁开始学习电工电焊,开钻机和机械修理,快二十年了,一个月挣四五千元很正常,干得好老板还会涨点工资,年底另有奖金。”下面是笔者无意间从佛山市华阳特大桥建设工地上,用数码相机拍摄到的农民工工作照,你能说这些农民工兄弟不是人才吗?

 
(本文2011年09月20日发中直党建网-思想漫谈)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