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显担当 凝心聚力筑精品
2017年,郝鹏在重庆渝长扩能项目YCTJ1合同段项目担任项目经理,该项目横贯渝怀铁路双线及东环线铁路,连接沪渝高速与重庆绕城高速两条交通大动脉,施工难度之大、技术要求之高,堪称业内罕见。面对这块“硬骨头”,郝鹏积极主动作为,带领项目团队迎难而上。
面对施工中的铁路上跨桥这一关键节点,为确保涉铁施工相关手续顺利审批,郝鹏带领技术人员往返于成都铁路局及下属部门数十次,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协调工作。经过长达半年的不懈奋斗,终于成功办妥了所有跨铁路施工的审批手续,为项目的后续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郝鹏的带领下,整个团队宛如紧密咬合的齿轮,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精心编制了桥梁跨铁路悬浇施工组织方案和跨铁路施工防护方案,为项目的跨铁路施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有力保障,确保了整个施工过程的平稳有序进行。
在施工渝长扩能高速与沪渝高速连接匝道时,时值盛夏,项目团队遭遇了现场岩石强度高达40兆帕的棘手问题。“在办公室煞费苦心解决不了问题,答案永远在现场。”刚喝完一瓶藿香正气水,郝鹏又拿起早已被汗水浸湿帽檐的安全帽,匆匆奔赴现场。由于临近高速无法进行爆破作业,且项目工期紧迫,机械破碎进度缓慢,他果断带领项目部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进行细致勘察,并大胆创新,采用了机械破碎加静态爆破相结合的施工方法。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有效解决了施工难题,还提前完成了该匝道的路基施工任务,为项目的整体进度赢得了宝贵时间。
创新突破勇争先 匠心建设有温度
“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干就完了。”郝鹏的身上带着西北人独有的豪迈,无论遇到何种艰难险阻,他都能以坚韧不拔的精神直面挑战。2024年,他调至巫山县高唐组团老旧小区交通出行提升工程(一期)项目担任项目经理。该项目是巫山县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地处县城核心繁华地带,社会关注度高,且现场施工区域狭窄、地势地貌复杂、地下管线星罗棋布,为工程顺利推进带来一定困难。
项目启动之初,他便深入一线勘察,通过召开交底会,与技术团队反复研讨分析难点、详细规划,制定了符合实际且具前瞻性的“工厂预制+现场装配”施工方案。制定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实时调整施工计划,并加强安全巡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工期、安全、质量、效益的均衡发展。
2024年12月,该项目重要节点广东路“8”字型人行天桥钢箱梁开始吊装,施工位置处于居民密集区和车流主干道,交通环境复杂。为克服“边施工、边通车、边保畅”的压力,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沿线路网交通产生的不利影响,郝鹏多次召开钢箱梁吊装专题会,灵活调整夜间施工值班表,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细化施工任务,带领项目团队加班加点,实行错峰施工方案,在22:00至凌晨6:00进行钢箱梁吊装施工。
“广东路天桥的主桥段、梯道段等钢结构构件全部由工厂生产,再进行现场装配,这样一方面消除了现场加工的噪声、粉尘等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施工效率。”郝鹏介绍道。在项目部全体参建人员连续奋战了15个夜间的努力下,顺利在年前完成了广东路“8”字型人行天桥钢箱梁吊装施工,赢得了一致赞誉。
薪火相传育人才 党建引领聚合力
作为拥有8年党龄的“老党员”,郝鹏始终不忘刚参加工作时前辈对他的传帮带。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以及身份的转变,他也接过了带队育人的接力棒。
即便工作再繁忙,他也能抽出时间与项目党员、干部职工交流谈心,向大家传授经验的同时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并向组织汇报反映,努力为他们解忧纾难。对工作中遇到挫折的职工,他总是语重心长地宽慰:“项目不仅要建精品工程,更要培养优秀人才。工作出现失误不要气馁,要从中积累经验教训,尽快成长起来。”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郝鹏都能以身作则,为党员做出了表率。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郝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现场施工生产过程中,锐意进取、带头冲锋,切实履行党员义务,充分发挥了党员带头作用。无论是在2018年担任重庆渝长—合川项目联合党支部书记期间,还是现任巫山联合党支部组织委员,郝鹏一直努力把党建工作与一线的生产经营结合起来,为克服项目党员忙于一线的困难,他将“三会一课”和生产会议根据实际情况有机结合,积极促进支部建设,同时组织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党员干部业余生活,在项目部营造了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
二十二年风雨兼程,郝鹏用实干担当书写着建设者的奋斗篇章。从技术员、施工员到项目经理,充满挑战的项目经历培养了他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工作风格,他用一股敢打善拼的韧劲,展现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无往而不胜的风采。未来,郝鹏将继续保持开拓创新、积极学习的态度,以敢于担当的务实作风诠释履职尽责的铮铮誓言,努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