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登明
本站通讯员:尹登明
中国铁建二十一局集团三公司

无悔青春写人生

—— ——记中铁二十一局三公司祁婺高速A1标拌合站站长杨鹏涛
记者 尹登明 通讯员 孙臣领 林鹏      
       位于江西婺源县沱川乡黄山余脉的大嶂山下,一座大型现代化的拌合站拔地而起。蓝天白云下,10个白色的水泥罐与绿色的山林浑然天成,尤其是罐体上“婺源高速,中铁二十一局三公司承建”几个红色大字更是在青山绿水间格外醒目。紧靠拌合机能储存一万多方石子、沙子的料仓全封闭,整个拌合站和占地3600平方米的钢筋加工厂干净整洁,建设者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心情舒畅,干劲倍增,“品质祁婺,绿色高速”的建设理念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而亲手建设这座拌合站的,就是中铁二十一局三公司祁婺高速A1标拌合站站长杨鹏涛。
      2020年4月中旬,上场祁婺高速后,项目经理李芸就安排杨鹏涛负责建设拌合站。经过前期选址,确定拌合站建在婺源县沱川乡河东村的一个斜坡山梁上。27日,杨鹏涛带着两台挖机、推土机进场,拌合站建设破土动工。
拌合站和钢筋加工厂全景
       婺源地处江西、安徽休宁县交界处,历史上婺源属安徽徽州管辖,1952年10月划归江西上饶专区。婺源山青水秀,风景秀丽,是全国著名的唯一一个全县三A级风景区。婺源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出过很多名人,仅沱川乡,就先后出仕过吏部尚书、户部侍郎、大理寺正卿、司马、知府等科举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沱川至今保留着 “尚书第”、“天官上卿府第”、“司马弟”、“云溪别墅”等古建筑。正是由于当地崇尚学问,大家频出,被后人誉为“山中邹鲁,画里沱川”。
图为现代化的拌合站
       这里自然生态优美,虽然海拔只有200多米,但属高山狭谷地区。按设计要求,建设拌合站和钢筋加工厂、生活区需要占地43亩,在风景区里要辟出一块55亩大的地,其困难可想而知。环保是必须考虑的最大因素之一,既不能对山体有太大的损伤,又要满足施工需要,杨鹏涛在项目经理李芸、副经理王建海的带领下,与工程技术人员多次实地察看地形,并在项目副总工陈安明的指导下,采取半挖半填的方式建设拌合站。靠山一侧挖方深度达16米,边坡一侧填方高度达20多米,共完成挖填方土石20多万方。从进场施工第一天起,无论晴天雨天,杨鹏涛用手机每天拍一段短视频,直到拌合站生产第一方混凝土。用杨鹏涛的话来说:“打卡到第113天,拌合站终于投产了。”
图为杨鹏涛(左)在检查钢筋加工厂生产情况
       说起建设拌合站的难度,杨鹏涛深有感触。工地没电、没水,他和两名老职工、两名民工,每天早晨6点半吃完早餐,就带着两瓶开水上工地,晚上十一、二点才回项目部,在工地吃了两个多月的盒饭。拌合站一开工就遇到梅雨季节,为了赶工期,几乎天天冒雨作业。下雨时就打伞或穿雨衣指挥机械作业,小雨不停施工,大雨就排水,在建设拌合站期间,杨鹏涛没有离开过工地半步,他一个人就用坏了4把雨伞。高峰时共有14台挖机、装载机3台、压路机1台,自卸车7、8台投入施工。他怕一离开现场,这么多机械车辆窝工,会给项目部造成损失。他说:“现场管理人员,在与不在工地,施工效率肯定是不一样的。”    杨鹏涛(左)与调度员安在拌合站
       刚进场时,原始地貌全是山地,根本没有路,山梁上全是树,还有经济作物茶树。开工伐树、村民家的坟地搬迁、土地丈量、村民挡道等,在现场每一件事都要他操心解决。在拌合站施工过程中,杨鹏涛巧妙利用地形,不断优化临建设计方案,最终以抬高储料仓平台7米,减少开挖土石方3万多方,缩短拌和机占地空间为目标,说起这项变更,杨鹏涛显得很兴奋颇为自豪。
       原拌合站生产厂家设计的配料机到出料口的安装距离为46米,但因这里场地狭窄,紧靠拌合站10米之外又要规划建钢筋加工厂,现场地形无法保证这个距离。对现场情况了如指掌的杨鹏涛向项目部领导和技术人员建议,利用靠山体一侧的挖方台阶,将10个储存碎石、沙子的料仓抬高7米,同时,与拌合站生产厂家联系沟通,在保证皮带运输上料的角度不变的前提下,将皮带输送带距离硬生生缩短了14米,这一变更轻松地解决了场地狭小的问题。
       从建站时忍饥挨饿,吃几个月的盒饭,到遭受日晒雨淋,看到这座高标准的现代化拌合站和钢筋加工厂房在自己的手中托起,并以宏伟的气势矗立在秀美的山川间,杨鹏涛的心释然了,他觉得所有吃过的苦,付出的累都是值得的。从拌合站开工到竣工投产,虽然历时113天,但其中梅雨季节就有50多天,实际施工时间不到两个月。
图为生产盖梁钢筋笼骨架
       拌合站共有10个水泥储存罐,两台机组,每小时可生产混凝土240方,满负荷生产,最大日产混凝土可达2400立方左右,完全有能力完成项目28万方的混凝土生产任务。。据杨鹏涛介绍:“拌合站共有20人,除站长和调度为管理人员外,其余18人都是生产人员,有罐车7台、装载机两台,泵车一台,随着工作面的展开至少还要增加8台罐车。”
       记者在现场看到,拌合站分为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布局合理,场站建设标准高,办公室、宿舍都安装有空调,还有工地浴室,晾衣棚,员工工作、生活环境舒适。在施工现场摸爬滚打20年的杨鹏涛深知,拌合站地处偏僻山区,娱乐活动相对较少难免寂寞,要让员工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一定要把伙食搞好,他在食堂管理上下足了功夫。在建拌合站厂房时,就考虑到一、二工区、钢筋加工厂人员在拌合站食堂就餐问题。除食堂应有的硬件设施外,聘请技术精湛的川厨,既能做可口的川菜,又能做各种花样的面食,满足南方、北方人的口味。
       杨鹏涛是一名铁二代,父辈走南闯北四海为家,为祖国的铁路、公路建设奋斗了一辈子,他遗传了铁建人的基因,从小就对筑路工地有着特殊的感情,向往着成为一名国家交通事业的建设者。2000年7月,杨鹏涛参加工作来到中铁二十一局三公司,先后在西合铁路工地驾驶推土机、挖机,在金丽温高速项目、申嘉湖项目开过卡车,在福厦客专、宝汉、贵阳枢纽等项目开过小车,在丽香铁路当材料员兼管拌合站。参加工作20年来,无论干什么工作都任劳任怨,受到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他对工地上的各种大型机械、大小车辆无一不精,连小车他都能自己保养,大型机械和车辆保养更是拿手。2017年,他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高级技师考试,以优异的笔试成绩,精湛的操作技术成为公司为数不多的机械类高级技师,每月享受600元特殊津贴。
      今年4月,上场祁婺高速后,项目经理李芸让他担任拌合站站长,他深知这个项目对公司的重大意义。公司领导要求,不仅要干好祁婺,而且要成为公司创誉江西建筑市场的桥头堡和窗口工程,因此,他倾尽心血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他把管理好拌合站,生产出合格的混凝土,确保全天候为工地运送混凝土当成终极目标。他说:“李芸经理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了,我不能让领导失望,更要珍惜这个展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要对的起领导的这份信任!”作为一名精通机械的管理者,他知道拌合站设备正常运行对施工生产的重要性,每天早晨,除安排好当天的工作外,他都要仔细检查拌合机组运行情况,不是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就是听机拌合机声音是否正常,以此判断机械是否有问题,以便及时维修保养。
      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地材进场每车取样,他从源头把好质量关,由试验人员检测合格方可收料。业主下设的监管处每次对混凝土试件进行抽检,合格率均达到100%,为建设优质祁婺高速上了一道质量保险。目前,拌合站已生产混凝土近2万方。
       拌和站宿舍距钢筋加工厂仅3米,夜间钢构厂加班剪切机、弯曲机、滚焊机、电焊机、钢筋碰撞的声音特别大,令人难以入睡。工人经常因为休息不好闹意见,他就挨个给大伙做思想工作。他说:“工地就是这样,我们千里迢迢来这里不是为了享福的,我们只能适应这个环境。”简单的话语中饱含着对筑路事业的执着和钟爱,对工作高标准,对生活低要求,这就是一名铁二代无怨无悔的筑路人生。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