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0点30分,封锁命令已下达,可进站施工。”近日,随着中铁八局三公司人民大道项目部驻站防护员进网命令的发布,50余名身穿防护背心的项目管理人员与工人有序进入贵阳火车站内进行条形基础硬隔离搭设。由此,西南片区最大上跨沪昆铁路立交桥防护棚架施工迎来了首个Ⅲ级施工点。 这顶“安全帽”总长86米,宽度43米,总面积3698平方,覆盖贵阳火车站11股道,跨越营业线施工,防护棚架底部高于接触网硬横跨0.5m,为西南片区跨度最长、面积最大防护棚架。
该桥因位于火车站站内,防护棚架基础、吊装钢管立柱、钢桁梁和工字钢均属既有线施工,安全风险高,且施工的条形基础位于线路之间,施工前经雷达探测,地下管网密布,错综复杂,存在电力线、电缆线等线路,需提前做好协调改迁工作。要说所有能靠商议调整的问题都不是什么愁事的话,那如何在720分钟内将60根重达1.3吨的钢立柱准确安装到线路间,在360分钟内将63片重达3.1吨的钢桁梁吊装到位成了最让建设者头疼的事。 防护棚架基础硬隔离搭设、基础渣土外运、混凝土输送管安装、钢管立柱及横梁吊装要在天窗点内施工,纵梁吊装必须在Ⅱ级施工天窗点内方可施工。紧凑的时间利用使作业工作面变得十分有限,如何让每一秒钟都安全有效的用在“刀刃”上,项目部是算了又算。防护棚架共分为三跨组合,不能单边施工,天窗时间又不能“讨价还价”,安全施工方案更是早就“板上钉钉”,唯一能做出让步和改变的就是现场施工组织了。时间不够,那就开展人员战术,场地不够那就机器来“叠罗汉”。
为了将时间利用的更有效,项目部根据成都铁路局集团公司批复的天窗点时间,多次蹲点现场,对各种因素分析形成调查记录表,并制定详细工作推进计划表,将各个工序时间精准到分秒,通过配合自制模拟动画视频,对施工过程进行预彩排。 除此之外,所有施工的人员必须参加培训演练合格后“持证”进场,这不仅预先提高了防护棚架的安装熟练程度,而且通过演练也能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对防护棚架方案改良优化,大大提升后续安装进度,有效提高了天窗点利用效率。
人的熟练度解决了,如何将现场有限的空间多维度利用起来成为了新的难题。三台重型吊车同时作业,这在吊装工序中一般还是很少见的,项目总工胡族亮说道:“本来场地就小,三辆机械进场还要同台作业,一旦配合不好将会出现顾此失彼的局面。”对此,项目部提出:越大越要井井有条,越要粗中有细”的工作策略。受场地限制,机械吊装最远距离达53.8米,单靠机械操作手的个人视线与感觉根本无法准确完成这项任务。通过绘制吊车作业地点平面布置图,每次施工前对吊车进行分区域划分,吊装材料(钢管立柱、横梁、纵梁)分种类、分区域进行标识。同时对落点提前放样,挂钩的起吊、吊转、对位、取勾回转等各道工序进行精准把控,使每台吊车的旋转范围、钢桁梁的吊装顺序以及能完成的吊装数量全部在分秒掌控中。 每天凌晨,列车缓缓进站后,1台500吨吊车、2台300吨吊车在狭窄的空间内,操纵着长长的吊臂开始为棚架搭设“穿针引线”,在准确配合下立柱进行盲搭,9个天窗点,18个小时,西南片区3698平方米、最大的防护棚架框架准确无误搭设完毕。
为缩短钢管立柱加工生产时间,原设计钢管立柱按单根整体制作,加工速度缓慢,运输装卸时,对吊装设备要求较高。由于施工场地狭窄,有效的吊装作业空间无法满足大型吊装设备施作,没办法合理使用环境,就改变现场施工思路,现场拼接。 通过优化钢管立柱采取分节加工制作,每根立柱分三节,第一节、第二节统一按标准节段制作(3米/节),第三节节段根据各组立柱设计长度进行编号加工,节段之间采用法兰盘螺栓连接。不仅加工轻便、操作方便,可按标准节段加工,且能大批量生产、简化了制作流程同时,在分节制作吊装运时,可采用随车吊随时吊装、随时运输,装卸方便,适合于各种吊装狭窄作业场地,解决了施工受限困扰。 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火车的正常运行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因素,项目部现场的年轻人都习惯了过“美国时间”,“每天凌晨0点到2点间是我一天精力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现场安全员代宇杰说道。在精心策划下,18小时内无差错的给贵阳火车站戴好这顶既结实又牢固 “安全帽”只是贵阳人民大道二期工程二标建设中的一道缩影,随着这条贵阳城区南北“新走廊”建设的日益推进,城市基础建设的日臻完善,人民大道也将展露新颜。
信息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