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路传薪:雷锋精神的时代传承

       滚滚历史长河,无数星辰明灭起落,唯有那些承载人类至善的精神坐标,终能穿透岁月迷雾,在代代传承中愈发璀璨。雷锋精神,恰似永不褪色的北斗,指引着我们在人间播种温暖。
       记忆溯回童稚时光,三尺讲台前总飘荡着那位战士的故事。班主任抚着课本的手微微颤抖,讲述二十二岁生命里绽放的永恒春天:暴雨夜抢盖水泥的年轻脊梁,为战友补衣时穿针引线的粗糙手指,积攒津贴帮扶孤寡的温暖汇款单。当老师指间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为人民服务”时,我看见窗外榕树的新芽正破开料峭春寒。
       九岁那年的音乐课,山城湿漉漉的晨雾裹着稚嫩歌声。“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童声清泉般漫过老校舍斑驳的窗棱,惊醒了屋檐下筑巢的春燕。川音婉转的副歌里,我们第一次触摸到奉献的韵律。红领巾在胸前跃动成火焰,叩响青石板铺就的琴键,放学队伍载着未散的旋律揉进炊烟袅袅的暮色里。
       如今站在北新路桥的工地上,安全帽檐滴落的汗水浸润着兵团人的担当。重阳节的敬老院里,青年技术员教八旬老人解锁智能手机时,银丝与黑发在阳光下交织成锦;儿童节捐赠的绘本扉页上,建设者们的祝福正点亮留守儿童眼中的星火。当项目部的党团员们俯身清理河道垃圾,黝黑的手掌与橙红马甲倒映在春水之中,恍若铺就一条通向远方的光带。
        春风化雨六十载,当初埋在心田的种子已亭亭如盖。每当机械轰鸣暂歇,总能在项目部的文化墙上望见那个永恒的微笑——他依然年轻,而我们正以新时代的方式,将他的精神镌刻在延伸的路基上,浇筑在跨江的桥墩里,让温暖如同蒲公英的冠羽,乘着建设者的脚步飘向更辽阔的土地。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