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的江西,微风中夹杂着丝丝寒意,但清晨的北新路桥集团长沙分公司沪昆B1标项目施工现场,已是热火朝天,路面摊铺、桥梁架设、边坡施工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回顾2023年紧张的施工建设,每一项节点工程都凝聚了项目全体参建人员的汗水和心血。”沪昆B1标项目党支部书记王讲正说。
2023年9月3日胡家榨信江大桥右幅首榀T梁成功架设、9月5日全线首个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验证成功、9月28日沥青站投产,路面施工正式拉开帷幕;同年10月25日上畈河大桥左幅梁板架设完成、10月31日弋阳枢纽B匝道通车;11月3日张家边左幅梁板架设完成、11月5日上童村支线上跨桥钢箱梁开始顶推作业、11月8日上畈分离左幅梁板架设完成、11月20日孙家中桥左幅梁板架设完成、11月26日蔡家支线上跨桥钢箱梁开始顶推作业施工;12月底弋阳枢纽C匝道通车……所有节点工程提前完成,极大鼓舞了参建人员的士气。
安全为要 全力以赴
沪昆B1标项目位于江西省上饶市,施工长度20.13公里,横穿铅山、横峰、弋阳三个县,合同造价16.4亿元,合同总工期48个月。
“除了项目体量大、工期紧,还有一个重难点就是先保通再施工。”该项目工程部部长杨永宏介绍道:“要在保证社会车辆正常行驶情况下进行改扩建工程。”
在保证正常交通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安全问题就成了头等大事。
沪昆B1标项目全体人员放弃了多数假期时间,选择坚守岗位,扎根一线,每天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进行交通维护。项目部科学安排、优化人员配备,保证交通维护小组每两个小时巡逻一次,遇到问题当场解决,绝不留下任何安全隐患。
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该项目部全员24小时轮班驻守施工现场,各司其职,主动加强大干督导与帮扶,通过现场督察和蹲点指导,及时掌握项目现场情况,协调解决急难险重问题。
“不管下班有多晚,我们都要开碰头会,总结盘点每天出现的问题。”该项目部负责人说。
2023年9月,节点工程胡家榨信江大桥进入吊梁施工阶段,28米高空的挂篮施工,让全员再次绷紧安全弦。从安全登高梯、临边防护到警告标志、作业人员安全带保险绳,都是每天开工前的必检项。
沪昆B1标项目安全员王景森说:“施工中,不只是桥梁作业,还有一些交叉作业、梁板、土方及沥青混合料运输等重点部位的施工,我们时刻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紧盯每一个环节,把控细节。”
2023年,沪昆B1标项目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第一课”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组织各工区、各参建施工队伍开展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累计2347人次,确保入场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建立重大风险隐患清单,实施重点监控,有效防范施工风险;通过开展安全培训交底、安全体验、班前5分钟、应急演练、“安全生产月”“消防月”等系列活动,推动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落实落地。
党建引领 保驾护航
“情系农民工,最美兵团人。”2023年11月11日,沪昆B1标项目一线操作工为项目部送上锦旗,对项目部的人性化管理和细致入微的服务表达感激之情。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项目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梳理汇总职工群众和一线劳务工所思所盼所需工作清单8项,努力办实事、解民忧,竭尽所能将他们的问题清单变为满意清单。
进入冬季,天气转凉,晚间施工的难度逐渐增加,项目部为一线工人准备姜汤和夜宵,改善住宿和伙食,让他们感受到了项目大家庭的温暖。
沪昆B1标项目党员干部办实事办好事的身影不仅仅出现在施工现场,他们还在项目沿线村镇开展温暖留守老人、儿童节献爱心、慰问老党员等活动,深入了解并解决驻地周边、项目沿线群众的实际困难。据统计,该项目部向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73个,硬化施工辅道2.2公里,优化便道、便桥设计方便群众出行,为沿线群众解决涉水、涉路、涉农问题5件,打造梨东社区农民工服务站1个。
沪昆B1标项目部将党建工作与施工生产深度融合,以“一岗一区一队”创建为载体,以综合场站、路基填筑、路面摊铺、桥梁施工等作为开展活动的基本单元,每个单元设“党员先锋岗”,针对项目施工交叉作业和地质环境复杂、隐蔽工程较多的情况,对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工序、现场材料、施工安全进行实时监督,促进施工质量、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提升。
该项目党支部始终在施工中争先锋、打头阵,为各个节点目标和项目总体施工的快速推进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数智赋能 提质增效
智能钢筋焊圆机、智能钢筋弯箍机、智能钢筋笼滚焊机器人、智能盖梁骨架片机器人焊接生产线……2023年4月,在该项目钢筋加工配送中心,机器人“工友”们各显神通。它们的陆续到来,为项目建设带来了“质”的飞跃。
通过运用智能低压低温打灰系统,解决了高温水泥对混凝土质量影响的技术难题;运用智慧无人地磅,减少项目管理人员4人;运用钢筋锯切敦粗套丝打磨生产线,降低了钢筋下料损耗,提高工作效率60%;运用盖梁骨架焊接机器人,提高了焊接精度,焊接质量一次合格率100%,提高工作效率50%以上,节省人工30%。
“我们现在大概有七八种智能设备,真正实现了新设备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该项目总工李友谊介绍道。
自开工以来,沪昆B1标项目部坚持数智赋能、创新创效理念,从工程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境治理等多方面入手,推广运用“四新技术”17项,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达到了提质增效、提速增效的目的。
该项目部还积极建设数智中心,采用视频监控+AI识别系统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提前对危险源进行监测识别、预警提示,变被动为主动、达到事前预防的效果。运用环境监测及自动喷淋系统、龙门式洗车机、泥浆分离器等新设备和混凝土拌合站废料及污水处理工艺,有效改善施工环境,实现废料及污水循环处理再利用,有力践行了新发展理念。
去年,该项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QC成果获新疆建筑业协会II类奖1个、III类奖2个。上报企业级工法4个、上报专利2项、开展科研课题6项。
该项目部副经理雒国锋说:“数智化建设,全面提升了工程品质,加快了平安工程和绿色工程的创建,让工程管理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更环保。”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2023年,沪昆B1标项目部全员以饱满的热情、过硬的作风,打出了一套漂亮的“安全、质量、环保、融合”组合拳。2024年,他们将继续弘扬兵团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在推动工程高质量建设的同时,积极融入和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在江西大地上再展十一师风采。
“回顾2023年紧张的施工建设,每一项节点工程都凝聚了项目全体参建人员的汗水和心血。”沪昆B1标项目党支部书记王讲正说。
2023年9月3日胡家榨信江大桥右幅首榀T梁成功架设、9月5日全线首个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验证成功、9月28日沥青站投产,路面施工正式拉开帷幕;同年10月25日上畈河大桥左幅梁板架设完成、10月31日弋阳枢纽B匝道通车;11月3日张家边左幅梁板架设完成、11月5日上童村支线上跨桥钢箱梁开始顶推作业、11月8日上畈分离左幅梁板架设完成、11月20日孙家中桥左幅梁板架设完成、11月26日蔡家支线上跨桥钢箱梁开始顶推作业施工;12月底弋阳枢纽C匝道通车……所有节点工程提前完成,极大鼓舞了参建人员的士气。
安全为要 全力以赴
沪昆B1标项目位于江西省上饶市,施工长度20.13公里,横穿铅山、横峰、弋阳三个县,合同造价16.4亿元,合同总工期48个月。
“除了项目体量大、工期紧,还有一个重难点就是先保通再施工。”该项目工程部部长杨永宏介绍道:“要在保证社会车辆正常行驶情况下进行改扩建工程。”
在保证正常交通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安全问题就成了头等大事。
沪昆B1标项目全体人员放弃了多数假期时间,选择坚守岗位,扎根一线,每天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进行交通维护。项目部科学安排、优化人员配备,保证交通维护小组每两个小时巡逻一次,遇到问题当场解决,绝不留下任何安全隐患。
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该项目部全员24小时轮班驻守施工现场,各司其职,主动加强大干督导与帮扶,通过现场督察和蹲点指导,及时掌握项目现场情况,协调解决急难险重问题。
“不管下班有多晚,我们都要开碰头会,总结盘点每天出现的问题。”该项目部负责人说。
2023年9月,节点工程胡家榨信江大桥进入吊梁施工阶段,28米高空的挂篮施工,让全员再次绷紧安全弦。从安全登高梯、临边防护到警告标志、作业人员安全带保险绳,都是每天开工前的必检项。
沪昆B1标项目安全员王景森说:“施工中,不只是桥梁作业,还有一些交叉作业、梁板、土方及沥青混合料运输等重点部位的施工,我们时刻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紧盯每一个环节,把控细节。”
2023年,沪昆B1标项目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第一课”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组织各工区、各参建施工队伍开展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累计2347人次,确保入场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建立重大风险隐患清单,实施重点监控,有效防范施工风险;通过开展安全培训交底、安全体验、班前5分钟、应急演练、“安全生产月”“消防月”等系列活动,推动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落实落地。
党建引领 保驾护航
“情系农民工,最美兵团人。”2023年11月11日,沪昆B1标项目一线操作工为项目部送上锦旗,对项目部的人性化管理和细致入微的服务表达感激之情。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项目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梳理汇总职工群众和一线劳务工所思所盼所需工作清单8项,努力办实事、解民忧,竭尽所能将他们的问题清单变为满意清单。
进入冬季,天气转凉,晚间施工的难度逐渐增加,项目部为一线工人准备姜汤和夜宵,改善住宿和伙食,让他们感受到了项目大家庭的温暖。
沪昆B1标项目党员干部办实事办好事的身影不仅仅出现在施工现场,他们还在项目沿线村镇开展温暖留守老人、儿童节献爱心、慰问老党员等活动,深入了解并解决驻地周边、项目沿线群众的实际困难。据统计,该项目部向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73个,硬化施工辅道2.2公里,优化便道、便桥设计方便群众出行,为沿线群众解决涉水、涉路、涉农问题5件,打造梨东社区农民工服务站1个。
沪昆B1标项目部将党建工作与施工生产深度融合,以“一岗一区一队”创建为载体,以综合场站、路基填筑、路面摊铺、桥梁施工等作为开展活动的基本单元,每个单元设“党员先锋岗”,针对项目施工交叉作业和地质环境复杂、隐蔽工程较多的情况,对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工序、现场材料、施工安全进行实时监督,促进施工质量、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提升。
该项目党支部始终在施工中争先锋、打头阵,为各个节点目标和项目总体施工的快速推进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数智赋能 提质增效
智能钢筋焊圆机、智能钢筋弯箍机、智能钢筋笼滚焊机器人、智能盖梁骨架片机器人焊接生产线……2023年4月,在该项目钢筋加工配送中心,机器人“工友”们各显神通。它们的陆续到来,为项目建设带来了“质”的飞跃。
通过运用智能低压低温打灰系统,解决了高温水泥对混凝土质量影响的技术难题;运用智慧无人地磅,减少项目管理人员4人;运用钢筋锯切敦粗套丝打磨生产线,降低了钢筋下料损耗,提高工作效率60%;运用盖梁骨架焊接机器人,提高了焊接精度,焊接质量一次合格率100%,提高工作效率50%以上,节省人工30%。
“我们现在大概有七八种智能设备,真正实现了新设备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该项目总工李友谊介绍道。
自开工以来,沪昆B1标项目部坚持数智赋能、创新创效理念,从工程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境治理等多方面入手,推广运用“四新技术”17项,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达到了提质增效、提速增效的目的。
该项目部还积极建设数智中心,采用视频监控+AI识别系统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提前对危险源进行监测识别、预警提示,变被动为主动、达到事前预防的效果。运用环境监测及自动喷淋系统、龙门式洗车机、泥浆分离器等新设备和混凝土拌合站废料及污水处理工艺,有效改善施工环境,实现废料及污水循环处理再利用,有力践行了新发展理念。
去年,该项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QC成果获新疆建筑业协会II类奖1个、III类奖2个。上报企业级工法4个、上报专利2项、开展科研课题6项。
该项目部副经理雒国锋说:“数智化建设,全面提升了工程品质,加快了平安工程和绿色工程的创建,让工程管理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更环保。”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2023年,沪昆B1标项目部全员以饱满的热情、过硬的作风,打出了一套漂亮的“安全、质量、环保、融合”组合拳。2024年,他们将继续弘扬兵团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在推动工程高质量建设的同时,积极融入和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在江西大地上再展十一师风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