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中的君子

  梅花是我国的特产名花。“梅占百花首,东风第一枝”。我国种梅历史悠久,考古学家早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发现了碳化梅核,说明3200年前黄河流域一带早有梅林。其后,又在长沙马王堆12墓里找到完整的梅核、梅干,竹简上还有梅字。《尚书、说命篇》载:“若作和羹,尔唯盐梅”。意思是说要把菜汤的味道调好,得有盐和梅子。

  自古到今,诗词名家都有咏梅佳作,特别是唐代的杜甫、李白、韩愈、白居易、李商隐等赞梅诗更不少,到宋、元两代,梅诗、梅曲和梅画亦极盛一时。北宋林逋隐居杭州孤山,植梅放鹤,竟“痴”到“梅妻鹤子”的地步,他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很有味道。而毛主席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更是咏梅诗中的上品。

  梅花,以其生机盎然的生命力,凌风傲雪汇成一片,冰清玉洁辉煌一世,以一种坚忍不拔的品行与高尚豁达的情操被人赞颂与传唱着。

  和梅花一样,竹子的历史也很久远。据古籍载:“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泪痕斑斑的湘妃竹郁结何等哀婉凄美的爱情传说啊。竹子凌霜傲雪、四季常茂。虚心,有节,根固,质坚,潇洒挺拔,神采多姿。人们把它当作“坚贞”、“高雅”、“气节”的象征。

  晋代大书法家王徽之(王羲之子)暂寄人空宅住,使人种竹。他说;“不可一日无此君”。他平生爱竹可算竹的知音。宋代苏东坡对竹子的评价也很高,他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清代杰出艺术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特别喜爱和擅长画竹,他在《竹石》图的画眉上题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击万磨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革命烈士方志敏写道:“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升,依旧与天齐。”表现了一个革命者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人有君子,植物中也有君子,梅花和竹子就是植物中的君子。人们喜爱梅花和竹子是因为人们敬重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敬重那些刚正不阿、品德高尚的人。敬重君子、不齿小人是我们文化的主流。人之为人就应该有那么一种精神。千花凋零后,留向雪里看。何需人夸好,清气满乾坤。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