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数据显示,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0.6%;97%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但目前尚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今年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在贯彻执行精准扶贫过程中,精准扶贫档案的建立作为“上传下达”最真实的反映,扶贫资料的收集能直观的反映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意义重大。
从“能吃饱肚子”,到能吃“净颗子”,再到“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最后是“干活挑着金扁担”……习近平总书记对委员们谈起老乡们的几个目标,生动说明了这样的观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今天,温饱问题早已解决,全面小康胜利在望,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得放心”“吃出健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攀升,也迫切需要我们在民生改善上再上层楼、更进一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再叠加疫情影响,更是难上加难。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以保促稳、稳中求进,是发展的需要,更是民生的需要。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将参保不足1年的农民工等失业人员都纳入常住地保障、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心系民生的目标与举措,见证着大党大国的民生牵挂,也激励着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民生当成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和省对脱贫已经制定出台了的相关的考核实施细则机制,不论是定量还是定性考核指标,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都需要有痕迹材料作为支撑和佐证,要形成以档为据,由痕迹档案来说明工作过程和结果。
档案的宣传传达与落实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两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精准扶贫档案资料的形成和收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活动,同时也是影响精准扶贫档案资源有效管理的关键因素。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围绕国家出台的脱贫政策拟定和收集相关精准扶贫材料,落实到位。进村入户“挂、包、帮、转、走、访”,在收集过程中按照精准扶贫工作程序和流程材料依次收集,确保收集的文件材料、数据、图片的真实、完整性。完整齐全收集精准扶贫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资料,是科学归档的物质基础,收集不齐全、不完善、形成材料不规范、随意涂改等,对建设高质量的精准扶贫档案资源影响是非常大的。精准扶贫档案规范化整理工作,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善精准扶贫档案信息。精准扶贫档案资料的夯实,会为精准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打下良好基础。
“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回顾自己在陕北黄土地上的贫苦日子和青葱岁月。中国的脱贫攻坚有一个硬标准,就是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习近平总书记说:“‘三保障’问题基本解决了,但稳定住、巩固好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脱贫攻坚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扶一把来百姓”,做实做细,用“三保障”兜底民生,这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精准督导,精准扶贫,让党的好政策落地生根。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指出,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