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登明
本站通讯员:尹登明
中国铁建二十一局集团三公司

农民工安全管理现状剖析

胡志超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农民工作为一支新型的劳动大军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也作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施工企业建设中,农民工也是一支不可缺少的主力军,他们承担着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农民工队伍庞大。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高速公路、铁路、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一年比一年速度快、投资大。公路、铁路建设中使用的先进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逐步代替了传统的材料、工艺方法。但路基、挡墙边坡支砌、桥梁、墩台支砌、隧道开挖等许多工程,都还只能依靠大量的劳动力来完成。这就为农民工队伍的大量存在创造了生存空间、展示的舞台。在眉太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渭河特大桥有建设者上百人,其中工程技术和项目部的职工人数占总人数的10%,90%以上均为外包劳务队。外包劳务队构成人员主要是农民工。例如,截止2021年7月底,共有建设者高峰时100人。其中,工程、技术和分部管理人员不足20人,农民工相当职工人数的95%,大量农民工的存在,不仅对施工建设的安全、质量、进度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企业长远的发展速度,同时会对项目建设沿线的社会治安、社会稳定和和谐带来较大的影响。
       2、农民工队伍人员复杂。目前建设项目中存在的大量农民工队伍与项目部是一种劳务分包关系。通常被称为外包队。最基层的组织者-包工头,与项目部形成一种事实上的劳务关系。目前,项目部使用的劳务队从类型、规模和管理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a、外包劳务队类型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长期跟随我单位,这类外包队与项目部有多个建设项目的合作,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合作关系,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信誉,具有了共担风险的相互责任,相互之间具有了一定信任度和抗御风险的能力;第二种是临时组合的劳务队,这部分队伍人员相对复杂,相互之间很少有过合作经历,彼此之间无共同承担风险的信任基础。b、外包规模不一,有的外包队有上百人甚至几百人,有的只有10余人。c、管理层次上,项目部直接管理包工头,大一些外包劳务队就会形成大包工头管小包工头,小包工头管民工层层剥皮现象。项目部与劳务队很难实施对农民工的有效管理。农民工队伍存在较大的流动性、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很难实施。公路建设中的农民工队伍。主要是通过包工头与各项目部建立合作关系。一方面包工头根据自己承揽到的工程大小及单价情况来组建民工队伍并确定民工工资。民工队伍的组建由血缘、亲缘,到区域关系扩张。随着公路建设发展和项目的增多,包工头人数在增加,农民工也有了发挥的余地。另一方面,建设项目招投标愈来愈规范、单价普遍较低,大部分需人工完成的工程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收益小的项目。农民工的收益就更加少的可怜,加之在工作条件生活环境都较差的条件下,农民工流动就更加频繁。
      3、农民工的要求具有较强的季节性。这一方面主要是由于建设项目周期性所决定,建设项目周期一般为3年甚至不到一年。需要人工完成的工作大部分集中在前两年,工期建设周期短、工序衔接紧密,在项目开工至中期,农民工需求就较为集中。另一方面,建设项目还受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周边施工环境、生存环境、治安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在雨季期间很多工程不能正常开展,所以使用的农民工不多,干旱季节则是施工黄金季节,各个项目掀起了各种大干高潮,需要大量的农民工,形成了用工高峰。
      4、农民工工作地点具有分散性。施工企业和其它建筑工地相比,有点多面广、战线长特殊性,农民工分布在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线路沿线,在各个施工点就地安“家”。集中管理难度大,农民工的利益难以兼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部对农民工的管理。
二、农民工管理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行业、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在农民工监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用工管理不规范。合同用工制度执行不到位,手续不全,从目前用工管理上来讲,签订劳动合同是一种比较有约束力的方式,但从目前用工情况看,农民工用工制度不规范是当今社会都存在的突出问题,很多项目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究其原因:a、用工主体不合法,项目部是和包工头签订劳动合同,但大多数包工头仅仅是自然人,没有法人资格,不具备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条件。b、一些项目部没有强制性措施,对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重视不够。c、一些包工头怕承担责任不愿签合同。d、农民工自身不愿受约束,方便流动而不愿签合同。因此在缺乏合同约束的情况下,有些项目部或包工头对农民工的管理比较随意,一旦出现纠纷,很难依法进行处理。
     (2)、对农民工的管理缺乏规范的体制和机制。有些项目对农民工监管虽然有一些措施,但主要集中在农民工工资管理上,且没有形成规范的体制机制。大多数办法和措施是用来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没有以全局来把握和规范农民工管理,有的则是见事了事、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缺乏长期性、约束性和针对性。
      (3)、农民工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由于施工存在较强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在施工黄金季节,农民工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当前来讲,施工高峰期农民工供不应求,一些施工条件较差、环境较恶劣的施工项目甚至出现“民工荒”。
      (4)、劳动保护设施不健全、安全生产条件差。由于农民工队伍没有固定的机制和相应的准入制度。基本是临时组建,有些项目管理不力,农民工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安全培训,直接进入施工现场,加上大部分农民工队伍是以计件工资的方式进行工资支付,为赶工作量一些农民工超时超强的劳动,使自身防护能力本来就弱的农民工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5)、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缺乏必要的文化生活。目前建设工地上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较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了较大的改观,但离文明施工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农民工终日野外作业,顶风雨冒寒暑,住得简陋,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业余文化生活相当单调。
      (6)、农民工未经岗前培训。工作适应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较差。在目前所使用的农民工中,大多数从农村出来就直接进入工地,项目部和包工头都未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农民工对工地工作不熟悉,缺乏相应的操作技能,工作适应能力较差。同时,由于缺乏岗前安全教育,防范能力较弱。
      (7)、农民工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偏低。从整体上看,农民工受的教育不多,有的基本连学校都没进去过,他们不仅缺乏政治、文化、法律等方面的教育,也缺乏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教育,整体素质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大多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农民工只知道老老实实干活,不会拿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有的盲目行事,容易出现过激行为,少数人目无法纪、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淡薄甚至故意兴风作浪,扰乱社会治安。
      (8)、一些客观因素易导致农民工的劳动纠纷。当前,各项目部对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是相当重视的,但也存在一些客观因素易导致纠纷。a、由于质量问题返工或安全事故需要由包工头承担费用时,包工头无偿付能力或支付农民工工资能力,易产生纠纷。b、由于停工待料,上级检查等原因产生待工,农民工因待工而无法拿到工资而产生的纠纷。c、因项目资金不到位,计量支付滞后(如桥梁工程分上下两次计量)等原因农民工队伍不能及时拿到报酬而产生纠纷。d、因单价过低产生纠纷。e、未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内容不全而产生纠纷。f、有的包工头,计量后卷钱逃走,不支付农民工工资而产生纠纷。
       三、加强对农民工监督管理工作的建议
农民工管理问题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有很强的社会性,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影响面广,这就需要政策的支持,政府的支持,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政府的协同配合用工单位严格的管理,才能较好地理顺此项工作。项目部应出台一些相关的实施办法和管理措施。农民工作为企业的一支主力军,他们所承担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安全等任务的完成。因此项目部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对项目农民工队伍管理的监督、检查、协调、督促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基础工作力所能及地办一些实事。
    (1)、明确责任主体,签订农民工管理责任书。项目农民工管理,责任主体是项目部,但一旦农民工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影响的还是整个工程项目和企业信誉,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教训极为深刻。建议项目部就农民工管理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签订责任书,明确农民工管理责任主体。项目部应在农民工工资、安全保障、劳动保护、生产生活以及社会治安、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都应采取措施和办法,形成相应的约束机制。
       (2)、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人性化管理。维护农民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权益。项目部是各建设项目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的第一责任主体,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人性化管理,建议在组建项目部初期,在招标文件第100章临时设施费中,列出一定的费用作为农民工驻地建设安全设施,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费用,并采取以下措施:
       a、推行农民工驻地标准化管理,改善工地生产生活条件。当前项目部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较之以前都有了很大改观,但农民工驻地简,陋、脏、乱、差现象很严重,有些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现象,建议在组建项目部时,制订农民工驻地建设的标准和要求,督促项目部合理划分施工作业区和生活区,帮助农民工选好驻地,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生活设施、安全设施、劳动保护条件和职业病防治措施,确保用工安全。
        b、建立安全警示制度,提高农民工安全意识,项目部制作规范的安全警示牌、揭示牌、安装在施工现场,告知每一个作业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安全操作的有关要求,推行人性化警示用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规程和标准。
        c、积极推进文化进工地,丰富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项目部在工地设立农民工业余学习和文化娱乐场所,项目部在每年的重要节日和施工淡季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进工地活动,加强农民工队伍精神文明的建设,丰富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d、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教育培训是提高劳动者操作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建议项目部开展免费的岗前培训,制作发放农民工工作宣传册等形式,如实向新进场的农民工告知施工安全、职业危害、卫生防疫、社会治安、权益保障、工地生活等基本常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特别要注意农民工安全意识从事特种作业的农民工必须按要求持证上岗,通过教育增强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和社会意识,遵守职业道德,引导农民工成为即熟练掌握职业技能,又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合格的建设者。
       农民工是建设企业不断推进的一股力量源泉,在施工企业发展中他们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维护好他们的权益,对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稳定,维护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