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军
本站通讯员:郑建军
中铁十二局集团

春风渡我归流年(动态报道之十一) ——铁道兵战友网文创中心“铁色之旅”活动进入南昌第三天

春风渡我归流年(动态报道之十一
——铁道兵战友网文创中心“铁色之旅”活动进入南昌第三天
郑建军
 
  4月16日,蒙蒙细雨中,兵网文创中心的战友们继续在“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冒雨领略婺源村落特有的徽派建筑艺术。
  按照计划,今天将游玩三个村落景点。在战友们的欢声笑语中,又争取了一个村落的景点欣赏。倒也不费周折,婺源所属的村落采用的是一票刷脸制,意思就是在第一个村落景点游览时,只要持有身份证结合刷脸认证,则其他任何一个村落便只是刷脸即可,不用再验身份证。既然如此,导游又何不顺水送一个人情?
  婺源的村落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除历史遗留建筑需要保护外,大体建筑均采用了徽派建筑艺术形式。徽派建筑有四大特点:一是马头墙:三叠、五叠式马头墙是徽派建筑里面具有的重要特色,非常有识别度,青砖小瓦、马头墙。二是三雕:三雕指的是“木雕”“石雕”以及“砖雕”。重点装饰门楼、门罩、窗台、窗罩、梁柱、额枋等。三是牌坊:牌坊是徽州建筑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与居民、祠堂并称徽州古建三绝。四是祠堂:祠堂为徽州古建三绝之一,祠堂的地位在古徽州之中是极其高的。
  徽派建筑又称徽州建筑,流行于徽州及浙江省严州、金华(古称婺州)、衢州等浙西地区。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并非特指安徽建筑。徽派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徽派建筑最初源于古徽州,是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中国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今天主要是游览了婺源的几个村镇具有明显徽派建筑特点的村落文化:一是游览徽雕、小桥、流水、人家之景点——李坑;二是地处双河汇合口的古村——汪口村;三是伟人故里——江湾;四是古文化生态村——晓起。
  李坑。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县城12公里。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南宋年间出了一位武状元,名叫李知诚。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汪口是一个以俞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古称永川,因地处双河汇合口。碧水汪汪而得名,宋大观三年(1110)由徙婺源九代孙朝议大夫俞杲建村。汪口村山环水绕,风景秀丽,得山水之灵气,地灵人杰,是古徽州一方“徽秀钟灵”之地,历史上这里文风鼎盛,人文蔚起,经科举中进士者有14人,出任七品以上官员73人,著书立说,以斐然文采名于世者9人,著作达27部,还走出了一大批商贾四方的徽商富贾和精杏林、工篆刻、善书画的名士贤达。
  明清时期,作为徽州与饶州重要水上商业交通的物资集散地。汪口商业十分繁荣,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船运如梭,是当时徽州东南部与婺源东北乡的区域商业中心和重要的水运商埠光阴荏苒,曾经的繁华已远去,留下的依然是秀美和古朴。古山林、古埠头、古商业街、古巷、古祠堂和散落在十八条古巷中的众多官第、商宅、民居和书屋等各类古建筑保存完好,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深厚的徽文化渊源。
  汪口曾作为皖南古民居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二〇〇二年,汪口被授予“中国民俗文化村”和“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二〇〇五年又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国内古建专家誉为“建筑艺术宝库”的俞氏宗祠是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古老的汪口村正以其生态与文化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江湾。江湾,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文化与生态旅游景区、中国最美乡村、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湾位于江西省婺源县境内东北部,距婺源县城28公里。江湾文风鼎盛、群贤辈出,由宋至清孕育出状元、进士、官宦38人;传世著作92部,其中15部161卷列入《四库全书》,是一份历史瑰宝。江湾是一座具有丰厚的徽州文化底蕴的古村落,村中还保存尚好的御史府宅、中宪第等明清时期官邸,又有徽派民居滕家老屋、培心堂等,以及徽派商宅,2003年重修的萧江宗祠。
  江湾钟灵毓秀,为展示婺源的文化特色,江湾景区新建百工坊、鼓吹堂、公社食堂等景点,让游客体会旧时手工艺匠人的传统技艺,观赏徽剧、婺源民歌等传统剧目,极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江湾的江姓是西汉开国宰相萧何的后裔,唐末僖宗宰相萧遘因“朱温篡唐”蒙难,其子萧祯隐居安徽歙县篁南(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南溪南村)“指江为姓”,后其第八世孙江敌于北宋元丰年间始迁江湾。
江湾的建筑布局卓具特色,一街六巷,纵横交错,新旧有序,千年延展,不乱方阵。且每条巷道各有个性,不见雷同,古朴优雅,自成一景。从后龙山俯瞰,正中部位的巷道,竟构成一个硕大的"安"字。江湾的老街还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韵,街面还是那么窄,几幢老店铺,如培心堂、饮苏堂、日生堂,店门还是那一块块拼起的木板排门,店堂里还是那老柜台、老货架,外墙还是那古老的封火墙,徜徉其中,我们仿佛穿行于时间隧道,仍可感受到一些古江湾明清时期的商业气息。
  晓起。汪万武于公元787年来到晓起,看到此处田地肥沃,青山环绕,溪水潺潺,在此结庐,起名晓起。据晓川《汪氏宗谱》载:唐乾年间(公元877-879年),歙县篁墩汪万武逃乱,至此天刚破晓,而将此取名“晓起”,亦称晓川,后汪姓在小溪上游一公里处建村,也称晓起两溪汇合处的下晓起。
  婺源晓起村,据说是江泽民的祖居地,是典型的徽派古生态民俗文化村,既有周庄的小桥流水,又有香格里拉的宁静悠远,更有古朴纯实的民风民情。婺源晓起村坐落于婺源县城东,距离县城约二十公里,是段莘水和晓起水交合处,始建于公元787年。如今的晓起,被评为国家级农业生态示范村。晓起有上、下晓起之分。村屋多为清代建筑,风格各具特色,村中小巷均铺青石,曲曲折折,回环如棋局。主要景观有双亭耸峙、枫樟流荫、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江氏祠堂、砖雕门罩、养生河与古濯台等。真乃:“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
 
  游览完晓起村之后,兵网文创中心的战友们才专门约见了原十三师上饶籍战友余志标(他就住在晓起村景点“神樟”的附近)。之所以要等游玩结束才通知战友,也是旨在不给战友添麻烦。战友相见,自然有说不完的话题。最后,余志标盛邀战友多玩两天,一起聚餐叙旧,被文创中心的战友婉言谢绝。
      游览结束,已经是下午3点,雨还在下着,战友们兴趣很高,但导游说:如果再赶到上饶市玉山县三清山索道旁的锦都南星宾馆,至少还要三个小时。战友们便只有作罢,冒雨携带行李随车而行。等赶到预定宾馆,天气果然黑了。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