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笨拙劲”练就真功夫
日前,看到对著名演员巩俐的评语深受启发:“她演戏总是不知道讨巧,总是很笨拙地去观察生活,总是很笨拙地去体验生活,总是很笨拙地去揣摩细节,总是很笨拙地去提炼细节。但正是这一次次笨拙的量变积累,最后酿成了巨大的质变,她的演技终于出神入化……”
巩俐特别喜欢“不见其长,日有所长。”并默默践行之。据报道,电影《夺冠》上映后,观众对于巩俐饰演的郎平,给与了一致的好评,人们不知道的是,拍摄之前的那几个月,巩俐一次次跑到训练场,在那里一呆就是大半天,干什么?观察郎平说话、动作、神情,并用小本本记录总结下来。为了散发跟运动员一样的气息,她跟女排姑娘们“混”住在一起,一起报道,一起吃饭,一起下班。为了每个动作显得标准,她在房间放了一个排球,每天练习各个位置:主攻、副攻、二传、自由人……为什么能神还原郎平?就在于她下足了笨功夫。
人们常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不仅做演员如此,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是具有借鉴意义,近代学人杨树达的书斋名为“积微居”。在那里,杨树达日复一日地下着笨功夫——一张张学术资料卡片如百川汇海,最终融汇成为一部部考证严谨的学术著作。记得有这样一个算式:1.01的365次方约等于37.8,而0.99的365次方只约等于0.03;1.02的365次方约等于1377.4,而0.98的365次方只约等于0.0006。1多0.01或少0.01,进行指数运算后,最终的结果有巨大差异。这组数据提示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就好像1.01和0.99,看似没多大差别,但大家在平常的日子里,因为努力工作的时间不同,专注工作的程度不同,流下的汗水不同,日积月累之中,每天多下一点笨功夫,每天多付出0.01的努力,看似简单,天长日久,就变成了自己独有的“真功夫”,干事创业的真本事,有些人渐渐落后,而一些人却站在了人生的高峰。
有位哲人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所谓的“笨劲”“笨拙”,其实意思大致相同,就是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本着认真踏实的态度,一心一意、专心专注地精益求精;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坚韧不拔;“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艰辛付出,不朝三暮四、不投机取巧,下狠劲、有长劲、使笨劲,一步一个脚印地埋头苦干,扎扎实实把功夫练好,通过日积月累,不断升华,进而做出不凡的业绩。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下笨功夫,这是最朴素的方法,也是最靠谱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有坚持不懈的韧劲,一件接着一件办,不要贪多嚼不烂,不要狗熊掰棒子,眼大肚子小。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不能虎头蛇尾。”可见,如果离开了“笨劲”,遇事一味讨巧,把成功的希望寄托于“速成指南”、终南捷径,本身就已经偏离成功的轨道。抓紧每一天,走实每一步,干好每件事,宏伟的目标才能实现,美好的人生才能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