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全面质量管理的最初理念是由美国著名统计学家休哈特(W.A.Shewhart)在20 世纪20 年代提出来的,戴明、朱兰和克劳斯比都是公认的继休哈特之后的奠基人,其中戴明更是被称为质量管理运动之父。戴明循环、“朱兰三步曲”、“零缺陷”理论等观点对质量管理有着深刻的影响。20 世纪60 年代,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A.V. Feigenbaum) 在此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即全面质量管理,他对全面质量管理做了系统的阐述,认为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齐心协力,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从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制造到售后服务等活动的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而用最经济的手段,生产用户满意的产品。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全面质量管理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其管理意识和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全民质量管理知识不断普及和深入,质量认证数目屡创新高,产品质量日益提高,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质量效益型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取得了丰硕成果,对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乃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 现状
建筑工程质量是指在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其概念包涵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意思,广义的工程质量除了建筑本身的施工质量外,还包括与其相关的所有程序质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为了适合经济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地按照条例标准以及客户需求建造出符合当地标准并且质量合格的建筑工程,此环节包括规划部门的审批、审核,建筑企业对施工环节的有效协调、良性控制、统筹管理等所有手段的统称。在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方面,经过多年的摸索、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加入WTO 后,已经建立了较为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工程审批审核制度、施工质量领导负责制度、项目管理责任制度、施工图纸审查制度、工程验收备案制度、质量监督监理制度、质量保修索赔制度等一些列法制规条例。2000年1 月30 日国务院颁布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务院专门为工程质量管理颁布的第一个条例,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涵盖业主、勘察设计、承包商、材料供应商、劳务分包商、监理、质量监督等各方和覆盖各专业的条例。《条例》作为《建筑法》实施后的第一个配套法规,对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和深化建设体制改革,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还处于一个转折期,在个别地区发展势头良好,但纵观整体水平,还不尽如人意。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老百姓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附加值、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因素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建筑市场也经过了一系列的合理整顿治理,一些重大质量问题工程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总体上有所提高,但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建筑企业为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偷工减料、低价材料充当高档材料等现象依然屡禁不止,还有绿化空间减少、地面、墙面空鼓开裂,门窗开启不灵、关闭不严,屋面和管道渗漏,电气、避雷装置存在有不安全隐患,消防设施不符合防火规定等质量通病,在一些地区仍没有得到很好地治理。因此,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而该问题也是当前人们对于建筑质量关注的热点问题。
3 重要因素
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以质量为中心,在全面社会的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能从根本上提高建筑产品质量,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指出:过去的20 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而21 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是全民的事业,与人有关、人人有责。必须全民参与质量活动,全社会监督质量活动。必须在质量管理方面做出革命性变革,以追求世界级质量。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为了达到世界级质量的领导地位所要做的一切事情。他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考虑管理问题,提出了管理是不断改进工作,并建立了质量三元论(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就具体管理工作而言,质量计划编制、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是其核心内容和主要工作方式。
3.1 建筑工程质量计划
实行质量预控是提高工程质量的科学方法,质量预控是为了达到质量要求而事先尽可能地找出质量形成过程中所有阶段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所采取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对一项工程的质量预控,关键是质量计划,此外还应该包括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工程防护计划等一系列的预防手段。对新开工的工程项目编制的质量计划一般包括6个主要方面:
(1)需要达到的质量具体目标值。
(2)施工各过程的步骤和部署。
(3)不同阶段的职责、权限和资源分配。
(4)适用的试验、检验、测量和审核大纲。
(5)可能遇到的施工环境的保证措施。
(6)样板开路和实验阶段。通过质量预控,尽量做到技术上的先进性、方法上的可操作性、管理上的严密性、经济上的合理性、确保质量体系的优化和工程质量的优良。
3.2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
在很长一短时间里,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质量保证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责任全归到政府监管方面,建筑企业对于客户、对于政府等做出的承诺、保证以及责任制度等,全由政府作为监管方来行使,为了把质量抓上去,可以说我国各级建设主管部门都做了大量工作,以政府名义进行的质量监督工作以及社会监理工作在全国各地得到普遍开展,成效当然是应该肯定的。但是我们应当更清楚地认识到,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体系更大的责任在于施工方确立的施工方案以及程序过程,而不是靠其政府或其他部门监管出来,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对工程质量实行完全的责任保证制度,对建筑工程的全过程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并对其提出完整、准确履行各自质量职能的证据,以使需方满意并增强其对工程的质量信任感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简言之,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是为确保其工程质量,使用户满意并确信之的全部有效手段和活动。建筑施工企业怎样做到实行质量保证,最好的方法还是就是全面实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建筑工程领域的全面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应包括以下6 个主要方面:
(1)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构成。
(2)质量保证体系内容。
(3)质量保证体系审核。
(4)质量保证监察。
(5)建筑工程质量保证组织的设置。
(6)建筑工程质量保证资料。
3.3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控制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它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它是通过全过程管理来实现有效控制的,其过程也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每一次循环都不同,后一个循环比前一个循环更精彩、更优秀、更典型。对于工程质量控制,自身应提高素质,加强各参建方配合,并树立质量意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良性发展。根据工程质量形成的时间阶段划分,其质量控制相应的划分为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主要包括设计阶段、招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等五个循环。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企业界的许多管理理念都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了应用,尽管各种理念都出现不同的弊端和问题,但实质上它们都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即使推行的先进理念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但好的思想会渗透到新的管理体制改革里,对管理体制的改革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成为我们全面管理理念的一部分。(上海分公司 弭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