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本科技首次亮相上海轨道展,机器视觉赋能轨交智慧运营

近日,ARTS 2021上海国际先进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隆重举办,数百家轨道相关上下游企业齐聚一堂,揭示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最新科技和解决方案。致力于推动智能手眼技术规模化应用的如本科技首次亮相,并带来了基于先进人工智能3D视觉感知技术的「智能测量分析员」——VDA位移分析仪和RVC X mini 3D智能相机,推动轨道运营、养护工作的智能化升级,将过去以「人工为主、机器为辅」为主的低效工作模式,转变为基于机器视觉感知的自动化工作模式,实现效率、精度双重提升,保障轨道交通的长期安全运作。

图片1.png

如本科技展台

轨道交通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无论是水土流失、列车动荷载等导致的路基沉降,列车高速经过导致的轨道周期性起伏,还是轨道、列车在长期应用下出现的零件松动,都有可能造成重大交通事故,严重威胁行车安全「随着轨交行业里程数量和运营时长的高速增长,列车和轨道的运营和养护工作愈发举足轻重,亟待自动化升级。」如本科技CTO邱强表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智能感知技术,已成为驱动轨道交通运营和养护工作自动化操作、高精化测量、数字化分析的全新引擎。希望通过本次展览会,与行业分享如本科技在机器视觉领域的技术积淀和对行业需求的深刻理解。我们期待携手更多的合作伙伴,用智能化产品助力解决行业的核心痛点,引领轨道交通的先进技术趋势,加快落地应用。

VDA视觉位移分析仪,无接触式监测轨道位移

轨道结构的高稳定性、高平顺性、高可靠性,是列车安全高速运行的基本保证。为保障轨道系统的安全运营,日常的监测和测量必不可少。传统上,检测轨道细小的位移、振动、缺陷,通常采取多人协助操作主导、仪器测量辅助的工作模式,无法快速应对轨交行业高速发展。一方面,测量人员需要全程长时间盯守测量仪器和辅助仪器,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因疲劳导致的测量错误,影响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传统测量方法产生的数据结果通常无法回溯、复查,很难进行综合分析和后期核对,不便整体评估运营和养护的工作效果。

图片2.png

如本科技 VDA 视觉位移分析仪

凭借先进的3D视觉感知技术,此次亮相的如本科技VDA位移分析仪可以有效帮助工作人员实现无接触式安全测量。基于如本科技自主研发的超高精度图像插值、位移跟踪、近距和远距高精度视觉标定、振动分析等核心算法,可对轨道形貌、位移、变形、应变、振动、速度、加速度等信息进行实时、高精度监测。同时,VDA位移分析仪实现单人快速部署、24小时不间断地非接触式精准测量,且自动生成可回溯的数据报告,保证了监测的效率、安全性和科学性,可高效助力轨道沉降幅度、动态位移、分岔口尖轨对位吻合度的监控和测量。

图片3.png

现场客户咨询

■  RVC X mini 3D智能相机,高精度检测轨道缺陷

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列车车身、轨道产生的细小裂缝、裂痕,往往成为重大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故而定期检测轨道异常和列车零部件缺陷检是轨交运营的重要一环。但是,随着轨交里程的不断增长,仅靠「人眼」检测,在效率和质量上远远无法满足轨道交通的运营需求。

如本科技旗下的RVC X mini3D智能相机具备极高的点云精度,Z轴测量精度和重复精度最高分别可达0.01毫米和0.003毫米,拍摄速度可达1.5秒/帧。得益于3D视觉感知精度高等优势,其可以稳定、高效、高质量地对地铁、火车、高铁车轮上的螺母等零件松动、掉落等缺陷情况进行自动化检测,输出检测报告,不仅可节省90%以上的人力,还能有效避免传统人工检测效率低、易出错等问题,助力工作人员「把关」轨道、列车的健康情况

图片4.png

如本科技RVC X mini 3D智能相机

2021年是「十四五」(2021年至2025年)规划开局之年,也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十四五期间,轨交行业规模化发展将加速扩大,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从「十三五」期间的14.63万公里增长至17万公里左右,其中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有望新增5000公里,总里程达1.3万公里。在此趋势下,城轨行业也面临着从高速发展迈向以安全高效的自动化、标准化、绿色化与智能化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运营里程增长为民生幸福加码,智能手眼技术则为轨交运营和养护加码。如本科技将坚持以科技之手眼,解放人之手眼理念,与行业伙伴共同挖掘和探索更多运营和养护工作的自动化升级,推动智能手眼技术触及更多业务链条,实现更多场景的提质降本增效,以科技创新为本,为十四五期间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澎湃动能。

关于如本科技

深圳市如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创新型科技公司。公司致力于研发顶尖的机器人运动规划技术与3D视觉产品。公司核心手眼专家团队在领域里有十年以上的研发积累和实践经验。目前公司已经推出了多款手眼产品,并与汽车、3C、精密制造、物流等行业的头部客户达成合作。公司期望通过提供高水平技术、高性价比的产品,助力产业智能化、智能产业升级,推动生产力水平的长足发展。

《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