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部发展“三在”:创新、卓越与务实
作者:林赤喜 中国铁建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总承包部
作者:林赤喜 中国铁建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总承包部
工程项目部作为工程项目的核心推动力量,其发展起点对于整个项目的走向和最终成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新”的起点上开新局,在“高”的目标中求突破,在“实”的基础上谋发展,这“三在”理念为工程项目部的稳健前行提供了清晰而有力的战略指引。
在“新”的起点上开新局,是工程项目部适应时代潮流、展现创新活力的关键所在。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涌现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工程项目部必须敏锐捕捉这些创新元素,将其融入项目规划与实施之中,方能开创全新局面。以装配式建筑为例,相较于传统的现浇建筑方式,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环保节能等显著优势。工程项目部若能积极引入这一新型建筑模式,从建筑构件的工厂化预制生产到现场的高效组装搭建,精心组织各个环节,不仅可以大幅缩短项目工期,还能减少施工现场的噪音、粉尘等污染,提升建筑品质。此外,在项目管理方面,也应积极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如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对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通过 BIM 模型,项目部可以对建筑结构、设备管线等进行可视化模拟分析,提前发现设计冲突与施工难题,优化施工方案,从而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决策科学性。在创新思维的驱动下,工程项目部能够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在新起点上为项目注入新的活力与竞争力,满足现代社会对建筑工程日益多样化和高品质的需求。
在“高”的目标中求突破,为工程项目部设定了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发展导向。工程项目不应仅仅满足于达到基本的质量和功能要求,而应树立更高的目标,努力在各方面实现突破。从质量标准来看,项目部应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以打造行业标杆工程为目标,严格把控每一个施工细节。例如,在桥梁建设中,追求更高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采用先进的桥梁防腐技术和高强度钢材,确保桥梁在复杂的自然环境和长期的交通荷载作用下依然坚固稳定。在施工工艺上,不断探索创新,勇于挑战高难度施工任务。如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攻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高空钢结构吊装等技术难题,通过优化施工流程和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实现施工精度和效率的双重提升。同时,在项目的综合效益方面也要设定高远目标,不仅关注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比如,在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中,通过合理规划商业、办公、居住和公共空间的布局,打造绿色、智能、便捷的城市新地标,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品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工程项目部只有瞄准高目标,勇于突破自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推动建筑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在“实”的基础上谋发展,是工程项目部稳步前行、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实”体现为多个层面的务实举措与扎实工作。首先,在项目前期规划阶段,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勘察和市场调研,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气候特点、社会需求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确保项目规划方案切实可行。例如,在水利工程建设前,对流域的水文水资源状况进行长期监测和精准分析,为工程的设计规模和功能定位提供可靠依据。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施工队伍的建设与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加强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保证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都坚实可靠。再者,在项目资源管理方面,要做到资源配置合理、高效利用。无论是建筑材料的采购与调配,还是施工设备的选型与维护,都要以实际需求为导向,避免资源浪费和闲置。同时,建立健全项目质量监督和风险防控机制,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确保项目在稳健的轨道上顺利推进。只有在“实”的基础上,工程项目部才能积累坚实的发展力量,逐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为长期发展奠定稳固基础。
工程项目部发展起点强调的“三在”理念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源泉,为追求高目标提供了可能;高目标为创新指明了方向,激发创新的热情与潜力;而务实则是创新与高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石,确保所有的理念和规划都能在实际工作中落地生根。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征程中,项目部应始终坚守“三在”理念,以创新开启未来,以高目标引领方向,以务实铸就品质,为打造更多优质工程、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磅礴力量,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辉煌篇章。
(林赤喜 中国铁建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总承包部)
为您推荐